13# 无知求知
同意12楼的观点,电视冰箱一体机不能算是创新。个人认为即使苏联模式也不能算是有别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另一种发展模式,因为他无非是计划+优先重工业而已,实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
下面讨论“人高于动物”假设和“终极理想目标”。
首先,人若不高于动物,我们发展经济,追求科技发展,学习人文社会科学,提高精神修养的目的是什么。事实上,这些东西都不会使我们更幸福,而仅仅使我们看起来和动物更加不同。以女人拥有高跟鞋为例来解释这些附加物对幸福的多余作用。假定穿高跟鞋显得更美的唯一得益来自于穿上高跟鞋使女人显得高挑动人,而这一美感的代价却是必须忍受高跟鞋对脚的伤害所带来的痛苦。世间第一个或一小撮穿高跟鞋的女人,成功的用身体外的方法使自己更加高挑,他们得到了周围人的美的赞赏。于是,周围的没有穿高跟鞋的人为了不被别人比的更矮,纷纷效仿穿高跟鞋,于是一波又一波女人出于不比别人矮的理由穿上高跟鞋,终于全世界为了高而美的女人都穿上了高跟鞋。结果却是所有女人的相对高度和他们没穿高跟鞋的时候完全一样。这样,高跟鞋制造高挑身材的效果已经完全消失,并且它带来的脚痛的效果作为绝对效果却不会消失,于是高跟鞋的唯一作用变成了脚痛制造仪。但还是没有人会脱下高跟鞋,因为如果谁不穿,谁就会比其他人矮,就会更不美。所以在高跟鞋的世界里,女人痛并平庸着。前面提到的经济、科技、人文、精神各方面的东西对人类来说和高跟鞋一个效果,它们使我们更复杂却显然没有使我们更幸福。那么,如果我们意识到了我们并不高于动物,我们和动物并没有区别,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停止这些徒劳无益的发展,让自己在停滞现有的阶段上甚至回到传说中的蒙昧时期的“黄金时代”呢?
然后是终极理想,终极理想完全可以作为一幅装饰画来看待,我想不会有人否认我们需要美好的画卷来使我们更愉悦。然后,终极理想可能看起来太高远了,没关系,我们可以先把他放一边,先考虑阶段性理想。这意味着我们做事情至少应该有个目标,有个目标然后我们决定为了这个目标我们该做些什么,从而一步步实现目标,实现进步,这就是先有目标再倒推该怎么做。现在,西方经济学不打算这样,他从现有假设和理论出发推结果,他埋头于经验型的东西和自己理论框架的一大堆假设,用数学算出一个模型,然后再找一堆经验性的东西放进模型,好现在出结果了——明年经济会萧条。然而这个结果去远没有什么精确性,这个预言也绝没有什么指导意义——唯一的意义就是事像克鲁格曼这样的经济学家在事后说,看,我猜对了吧,于是名声大噪。那么现在假设这个预言实现了,现在真的萧条了,经济学家说,我可以纠正萧条,于是他拿了一条杠杆这里撬一下那里撬一下,后来走出了萧条的阴影了,然而经济学家自己也说了长期的经济总是平稳的,于是也没人知道这跟撬杠到底是不是起到了如经济学声称的那种作用。这是西方经济学的由理论推目标——事实上他们什么目标都没有推导出来反而使经济像醉汉一样摇来摆去,无所事事。
其实,我们所关注的关键,并不在于人与动物有没有区别,也不在乎有没有终极理想。然而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门学科,作为关注社会和人类的经济学至少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认同,那就是要使得人类生活更幸福。马经为此画了一幅动人的画——事实上是一系列动人的画,从最差劲的现实到最美好的终极美景,但我相信他并没有说怎么样去实现的问题,所以我否认计划经济和苏联模式是马克思模式。而西方经济学则和西医一样,只关注他的研究对象在他的仪器底下是不是显示出病状,是则予以各种药物和手术,否则束手无策。所以我们的社会经济状况也同我们社会上的人一样,忍受着各种各样的慢性病的折磨,大大影响了我们的幸福,而西经和西医都过分自信于自己的“科学”同时对自己的无能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