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的存在性与均衡的稳定性是两个问题。它们描述了不同的性质。
(在既定条件下)系统一旦实现某状态,便不再偏离该状态,这种状态即均衡状态。均衡的定义本身并不包含如何实现均衡的内容。
(在既定条件下)已经处于某均衡状态的系统,一旦偏离该状态,便能自发地恢复到该状态,该均衡状态即稳定均衡状态。稳定均衡的定义本身并不包含如何偏离均衡的内容。
存在性与稳定性都取决于给定的外生条件,存在性与稳定性都是针对既定外生条件的(“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不同的外生条件可能对应不同的存在性与稳定性。
“非均衡是暂时的,均衡是常态,事物总是向均衡方向前进”这句话也许说的是均衡的稳定性(当然其前提必须是存在性)。
外生条件变化了(发生“外生冲击”),原先的均衡状态在新的外生条件下可能不再是均衡的,系统会自发偏离该状态。如果新的外生条件对应了新的均衡状态(即假设了新外生条件下均衡的存在性),并且如果该新的均衡状态又是稳定的(即假设了新外生条件下均衡的稳定性),我们就可能看到“事物总是向均衡方向前进”的局面。
总之,“事物总是向均衡方向”前进的判断其实暗含了“在任何条件下均衡都是存在且稳定的”这样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