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年中国OTC药品市场的发展概况
2009-2010年中国OTC药品市场的发展概况
一、OTC市场的发展综述
亚太地区大部分国家对非处方药销售资格都有法律规定,但仍有一些国家没有对非处方药进行分类。如印度,因为缺少健全的分类管理制度,私售非处方药现象很普遍。相比之下,像日本这种发达国家,监管机构在保障消费者用药方面非常尽责,除了规定消费者如何购买和在何处购买非处方药,他们对非处方药的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的内容都有严格要求。
非处方药的零售一般受法律限制,其主要经营权被称为“药房专卖”或“通销”。但是维生素和膳食补充剂、药物副产品、草药和传统药等产品通常被列入食品类产品管理。维生素和膳食补充剂明显支配着亚太地区非处方药市场,年销售额占地区非处方药年销售总额的57%。日本在亚太地区非处方药市场占绝对主导地位,非处方药年销售额占地区年销售总额的70%。
未来展望全球非处方药市场销售额预计在2003-2008年间稳步增长,年增长率约为2.5%。亚太地区预计在这5年间获得最大的增长,将从全球第二大非处方药市场跃居到第一位。到2008年,亚太地区非处方药预计将获得360亿美元的销售额,其中最大的增长预计在中国。中国的增长主要受益于稳定的经济支撑以及非处方药新产品的引进,关键的增长领域预计包括维生素和膳食补充药物以及咳嗽、感冒和过敏药物。
二、中国非处方药市场的发展扩容
非处方药(通称OTC药)是指那些不需要医生处方,消费者可直接在药房或药店中即可购取的药物。非处方药是由处方药转变而来,是经过长期应用、确认有疗效、质量稳定、非医疗专业人员也能安全使用的药物。
近年来,由于处方药市场低迷,众多医药企业开始把目光转向OTC,中国非处方药市场异常活跃。2007年OTC市场持续扩大,品牌OTC产品销售普遍增长,各个品类领先的OTC品牌产品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中国的OTC药品直接面向消费者,以消费者为中心,消费者自行选购,不需要经过医生,比处方药显出更多的一般消费品的特征,对消费者愿望和需求反应比较敏捷,因而市场具有非常大的潜力。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