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20 4
2010-12-09
上星期上曼昆的宏观,通货膨胀一章,遇到如下问题

你在银行存款1000美元,期限为一年 ,税率为百分之二十五
情形1:
通货膨胀率= 0%,名义利率= 10%
情形2:
通货膨胀率= 10%,名义利率= 20%
在哪种情形中,你纳税最多?
老师的方法是
情形
1
利息收入= 100美元,
因此你纳税25美元
情形2利息收入= 200美元
因此你纳税50美元

   对此,同学提出质疑,要比较情形一和情形二,应该对情形二中的50美元进行通货膨胀的调整,因为它可以看成仅是名义纳税额,建议是50美元减50乘以通货膨胀率得到真实的纳税额45美元。
    又有同学提出新算法,用真实的利息收入减真实的税后利息收入得出真实的纳税额。
      名义税后利率 = 0.75 x 20% = 15%

      真实税后利率= 15% – 10% =5%
     最后得出真实的纳税额是50美元
     这两种方法都有道理,为什么始终有5美元的差距?
     那消失的5美元到哪里去咯??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10 00:07:54
有没有那位高手解答一下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0 00:08:12
正解是45美元,二中:先缴税50D,名义收入是1150,折现,得到1045.45D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0 00:09:50
因为忘了对税收50折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0 00:14:14
4# blackcookie
但是是两个真实变量相减,得出的应该还是真实变量吧,不用折现吧~
而且我和老师讨论过,将名义变量五十美元折现,得出的很接近四十五美元,但是老师说算通货膨胀一般用减法,然后这个问题都是留给大家思考,老师也还在考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