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690 1
2020-10-06

为什么“老实人”在婚恋市场中不受欢迎了?

从适婚男性个体来看,二三十年时间里,“老实本分”从原来的优秀品质变成了性格劣势,“老实人”的形象从原来的“踏实肯干、严肃认真、讲信用、有面子、不招惹是非、稳重顾家”等变成了现在的“跟不上时代、容易受骗、木讷呆板、小气穷酸、认死理、不会说话、土里土气、没有生活情趣……”。

这是如何发生的?

这问题对应的首个疑问是,为什么八九十年代“老实人”是农村里最受欢迎的结婚对象?这与农村社会性质高度相关,“老实本分”是保证家庭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的重要特质。

首先,农业生产主要靠经验,对创新的要求不高,劳动力密集投入和遵照经验是较高收成的保证,老实本分的性格比较适合农业生产,而“能说会道”对农业生产来说作用不大。

其次,在熟人社会中,市场体系越不发达,农民对互助体系的依赖程度越高,除了日常帮忙外,还有民间借贷、仪式帮忙、帮工换工等,互助体系依靠“亏欠感”维系,而“亏欠感”的生产基础是社会信任。“老实人”的特点是不轻易打破社会规范,因而是社会结构稳定性的保证。换而言之,在农业社会中,老实的背后是较高的社会信任,能够保证家庭成功链接来自互助体系的社会资源。

相应地,农民进入市场和市场进入村庄的双向互动带来了农村社会的全方位改造,对女性择偶观念的冲击就是,“老实人”不再受欢迎。这一变动背后的社会基础是什么?

首先,市场就业最重要的不是按部就班,而是推陈出新,在市场竞争中太过老实意味着比较容易流失重要机会,给人留下市场竞争力较弱、经济能力不强的印象。

其次,与稳定的村庄社会不同,在流动的市场中,社会信任的建立不再依靠市场主体间的熟悉与了解,而是依靠成熟的市场契约体系,从自然信任转向契约信任。同时,市场交易的维持不再依靠“亏欠感”,遵循“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逻辑,更加讲求策略。太过老实的人,不会策略性地推销自己和产品,结果盈利空间有限,甚至受骗的可能性较高,容易被欺负。

最后,在婚姻缔结方式上,谈恋爱的过程越来越重要,表达自己的同时哄女孩子开心,是重要的恋爱技能,对老实人来说,这些比较难做到。

总之,在市场社会中,“老实本分”容易给女性留下“不仅挣钱能力不行,还容易受骗”的印象,更为关键的是,不会谈恋爱,难以满足女性的情感诉求。结果,在家庭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私人情感生活方面都“差强人意”。

不会谈恋爱的“老实人”

自由恋爱已经成为普遍趋势,但农村社会中仍然有相当部分的年轻男女依靠相亲完成初步接触。

需要指出,与父辈不同,对于年轻人来说,媒人介绍的意涵已经发生明显变化。媒人介绍只是帮助年轻男女认识彼此,为以后进一步接触打下基础,成功与否基本是年轻人自己的事情,关键看双方“会不会谈恋爱”。所以,通过媒人介绍认识,还是通过朋友聚会认识,再或读书、打工认识,本质上没有区别,都只是开启自由恋爱通道的线索。

恋爱是通向婚姻的准备阶段,对于年轻女性来说,恋爱过程是对男性的集中考察,通过各种方式判断二人是否可以结婚。其中,除了对家庭经济、个体能力、外貌体态等比较重视外,女性还尤为重视个体间的情感关系,在恋爱过程中会重点关注男性的情感态度。所以,男性能否恰当且及时地表达情感就显得尤为重要。

情感表达的方式比较多,包括日常聊天与陪伴、关心爱护,制造浪漫和惊喜,借助礼物进行表达等。成功的情感表达不仅满足女性的情感诉求,还要实现超额满足,体现出差异性和唯一性。

2020年在麻城调研时,33岁的时姐就对笔者吐槽道:

“我的老公是块木头,跟着他十来年,每年我过生日,他都是买只鸡回家,让我炖鸡汤喝,说最补身体,一点新鲜感和惊喜感都没有。这样老实呆板的人,要是晚个四五年,肯定没人愿意嫁给他。”

同村35岁的李姐则向笔者“狂撒狗粮”:

“他特会来事,谈恋爱的时候他对我特别好,就是特会制造惊喜,哄我开心。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我打工回家,他提前去火车站接我,还没告诉我,大冬天的在出站口那里等了好久,看到他的那一刻就比较惊喜。他主动接过我的行李,没想到还租了一辆车。他为我拉开车门,我发现座位上放着超大一捧玫瑰,立马感动得稀里糊涂。过完年他向我求婚,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老实人”的特点是更倾向于向内用力,社会交往过程显得不太灵活。

这种不灵活首先体现在待人接物的“缩手缩脚”上,“没见多少世面的样子”;

其次是言语表达上,“有的男孩子太老实,见到女孩子就面红耳赤,要么说话磕磕巴巴,要么半天才憋出来几个字”;

再次表现在交往过程中的“没有主见”上,缺少浪漫感和惊喜感不说,还总是把握不住情境,主动性不强;

最后表现在过于节约上,“老实的男孩子从小听话,会过日子,习惯于精打细算,这在谈恋爱的时候就行不通”。

总之,“老实人”在情感互动中容易走向被动、失语、缺少合适的方式等困境,总结起来就是“不会谈恋爱”。

2018年在陕西扶风调研时,31岁的强某向笔者表达过自己的困惑:

“我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以前爸妈托人给我介绍,基本都是接触一段时间以后就分手了。其实也不算是分手,就是不联系了,我发消息也不见回复,后面我就懂了。

去年邻居给我介绍了一个二婚的,还有个儿子跟着,我看她长得好看,还热情,就又动了心思。过年的时候,她让我发红包,我立马发了100,没想到她生气了,说别人都发520或者1314,就算52.0都比100好,说我没情趣,不理我了。过几天她又主动跟我道歉。

可是我们好了没多久,她又发火了,原因是情人节那天我晚上才送礼物。她说,凌晨送礼物那叫心意,上午送礼物还可以,下午送礼物就开始多余,晚上才送礼物那叫极其不在乎。我跟她讲道理,我没想那么多,而且还有很多事情要忙,不是只要送了就行了嘛,她就把我拉黑了……”

“老实人”光棍

其实,女性择偶观念变化的背后是婚姻缔结逻辑的变化,也就是从婚配逻辑向婚恋逻辑的转变。

婚配指的是,婚姻的基本逻辑是家庭角色间的匹配,即“当家人”与“贤内助”之间的匹配过程,青年男女的匹配指向未来家庭结构再生产,具有明显的目标导向。

婚恋指的是,婚姻的基本逻辑是感情基础,也就是恋爱过程中个体间的相互吸引,指向私人情感的建立与维护。

需要指出,婚恋逻辑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通过自由恋爱建立的感情基础;二是由家庭支持的经济基础,也就是“找媳妇”和“娶媳妇”的双重逻辑,结婚需要年轻男性与其家庭的共同努力,年轻男性主要负责“找媳妇”,家庭主要负责“娶媳妇”,任何一方的缺失,都难以成功缔结婚姻。

“老实人”光棍的形成,除了家庭条件方面的原因外,关键是自己“找媳妇”出现了困难,经过多次尝试,始终无法通过“谈恋爱”这一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0-10-6 16:59:19
女的也差不多;没钱不是“白富美”那肯定是社会中的劣势。

做人想开点高尚点嘛;另一半太昂贵支持不了的话,那么先挣好饭钱再直接养后代为社会奉献吧。 养成人是很不“高尚”的事儿;但是培养孩子是美德,社会支持国家补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