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2439 1
2010-12-10
曼昆的书中对于短期总供给曲线为何向右上方倾斜最后给出了一个总结性的公式      产量的供给量=自然产量率+a(实际物价水平—预期物价水平)
曼昆把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归结于预期物价水平的变动。预期物价水平的变动的确可以解释很多情况下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原因。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例子似乎很难用预期物价水平变动来进行解释,那就是石油危机造成的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左移。
曼昆在书中对石油危机造成短期总供给左移的解释是,石油危机造成了美国的生产者成本提高,从而在既定物价水平时,企业想供给的物品与劳务的量就少了。
这个解释的确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关键这里就有了问题,那就是曼昆的这个解释并没有和前面的“预期物价水平”发生联系。
这是否说明预期物价水平并不是引起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唯一原因?如果是的话   “产量的供给量=自然产量率+a(实际物价水平—预期物价水平)”这个公式岂不是失去意义,因为这个公式连经济自变量都没有考虑全面?
或者说是石油危机造成的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也可以用预期物价水平变动来解释?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得到一个不是很牵强的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10 21:09:08
楼主这个问题很好。
关于曲线的移动问题,不同学派当然有不同的解释。我也在看曼昆的宏观经济学(第五版),个人感觉写的不是很清楚,主要是曼昆没有将各种学派区分开来,导致楼主的疑问。
P.S.建议楼主看看曼昆的中级的宏观。
关于第一个预期的问题,是古典学派的错觉理论。
关于第二个石油问题,是典型的供给冲击。
楼主多看点书就明白啦,主要搞清楚各种学派的学说和它们对宏观解释得区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