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 个体与势态的相对性
相对凝结着的势态成为了个体。
在没有从总势态之中分离出来之前,个体只是总势态中的一部分,是总势态的差别者,是处于大势态之中的一个个局部的、不均匀的小的势态。
当小势态从大的势态背景下脱离出来时,生成和维持这个势态的环境和条件就都已经被改变,这个势态失去了继续存在的条件。但是,由于作用传播速度的有限性,任何变化都是过程,大势态的变化与小势态的变化之间的时间差是小势态可以相对“脱离”大势态背景的重要条件,也是实体可能相对独立于势态的主要原因。比如,“半衰期”是粒子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粒子脱离了产生这个粒子的势态后作为实体在另一种势态之下所能维持自己是其所是的、相对独立存在的时间,是自己抵抗新势态所坚持的一般过程。
由此可以推论,任何物质实体都刚刚从前一势态脱离出来,刚刚进入了新势态之中,还保持着从前一势态记忆、继承来的元间,还没有来得及适应新的势态,还残留着生成该实体的原有势态的痕迹。可以说,个体变化的速度慢于势态变化的速度,两者之间出现了时间差。
物质实体或物质个体以自己内部的物质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关性程度和确定性的程度作为维持自己对于前一势态元间的继承和记忆的基础,以这些元间作为与新势态相抗衡的条件,这些条件决定了个体在新势态中改变的速度和程度。这样,任何实体都不能做到永远维持和记忆原有的元间,最终都将被新势态所改变。所以,任何实体,任何物质实体都只能是一个过程。
势态与个体之间的时间、空间差是产生势态与个体相对性的基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