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二人分吃苹果。
甲捷足先登,一手拿走了大的。
乙甚为不快,责怪甲说:“你怎么这样自私?”
甲反问道:“要是你先拿,你要哪一个呢?”
乙答:“我先拿小的那个。”
甲答道:“如此说来,我的拿法是完全符合你的愿望的。”
茅于轼先生用这样一个小故事向我们展示了道德说教中不能自圆其说的矛盾。
所以真正的道德也许应该是强者对弱者的同情,但前提是必须承认存在强者,存在劳动差异。
就像是《国富论》的“自利”与《道德情操论》的“利他”所论述的那样。
中国为什么私人慈善没有搞好,还需要外国人指手画脚(如巴菲特的慈善宴会)。
也许是因为中国不承认劳动差异。
大家都在劳动,为什么你赚的多,那你赚的钱一定是见不得光的,我们要和你们阶级对立。
这样一来,不用道德说教,富人们早就深藏不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