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569 1
2006-07-09
7月5日,中国银行(601988)挂牌上市,开盘报3.99元,较发行价3.08元涨29.55%,成交208万手, 由于中行在上证指数的权重达到15%,从而导致股指高开73点。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银行A股上市后的权重将占上证指数的近三成。随着越来越多大盘股的回归,A股市场的行业及公司构成将发生巨大变化,市场将如何应对这些大盘股?为此,记者采访了业界知名专家华生。

  “中行开盘价大体上还算是在正常范围之内,对大盘的积极意义会远大于负面影响。”华生认为,中行上市提高了市场平均素质,改善了股价结构,再次打开了优质大盘股的“回归”通道。

  谈及目前国内股市的现状,华生指出,与H股对比可以看出,A股蓝筹股股价与H股差距很小,而二三线股则差距过大,比价严重扭曲,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价值回归压力很大。由于股价结构、股市规模过小等问题的存在,目前国内资本市场还反映不出国民经济的变化,更不可能成为“晴雨表”。这就需要类似中行这样的几十家大盘蓝筹股上市。

  而中行是股改后按照全流通方式上市的第一只大盘股,对于中国资本市场逐步成为反映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将起到正向的作用。中行上市之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代表国民经济的、起行业主导作用的大企业进入股市。

  那么,中行上市是否会对大盘产生向下的压力?

  对此,华生向记者表示,的确,由于新股发行,基金、保险、社保、企业年金等机构投资者会调整投资结构,这样不可避免地会对市场产生抛售压力。随着优质的大盘股的增多,从资金角度讲,肯定会增加市场的压力,中行只是开了个头。

  华生建议,为保证这些“航空母舰”平稳上市,要在资金层面作出一些安排。最关键的一点是资金层面上要有新的长期资金进入市场承接大盘,此外还需要对发行制度进行改革,不能让散户来承担市场的绝大部分压力。否则的话,股市的稳定性就打了折扣,承接能力也会随之下降。

  以中行H股在香港上市时为例,由市场承接的部分只有发行规模的5%,长期战略投资者、机构投资人、富豪们承接了95%的份额,而在国内有40%要由市场承接。很显然,应当让机构投资者承担更大的份额。

  这个比例具体是多少是可以商榷的。

  国际上由市场散户认购的比例一般都在10%左右,只有在认购率特别高的时候,才启动回拨机制,回拨给散户一些。

  “现在把大资金持有者混同于散户同等条件地参与网上认购,比如参与网上申购的保险、基金等,有申购的资金优势,却与散户投资者一样股票一上市就可以抛售,这对散户是不公平的。相关政策应该对此有所调整。”

  华生认为,为了保护散户利益,应把大资金拥有者从散户的队伍里面清除出去, 比如李嘉成认购中行H股就是与机构一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7-11 12:58:00

我觉得中国目前的股市“资金市”思维在投资者心里已经到了根深蒂固的地步

以一般化的眼光看,股市就是一个普通的市场,和卖白菜萝卜的市场没有质的不同:讨价还价,自愿成交。如果一个进入市场出售自己资源的市场参与者还要看其他卖主的脸色,这个市场存在先进入者的垄断,是不正常的。从这一点讲,这样的股市比农贸市场还有所不如:可有谁见过哪个菜农挑着自己种植的蔬菜到市场去卖之前还要必须征得其他先进入市场的菜农和消费者的同意?笑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