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664 2
2010-12-15
受到警告
新生代民工就业观念的转变与民工荒
    新生代的农民工与上一辈的农民工在意识形态上有着巨大的差别,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就业观。
上一辈的农民工,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各种原因,阻止了农民融入城市,从而强化了他们与农村、与土地的无法割舍联系和对农村的归属感,在他们的思维中有着“家乡就是家乡,落叶终须归根”的难舍情结。因为城市只是他们挣钱养家的地方,而真正的家远在农村,他们所客居的城市并不是他们借以获得自身认同的社会和空间,他们进城打工挣钱,为的是衣锦还乡,所以,他们能够在城市中能够接受任何脏、重、累的工作。
而新生代的农民工,已经淡化了对土地、与农村的依恋,在他们眼里,城市才是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希望之地,他们希望在城市安家立命,城市便成了借以获得社会认同的社会和空间,因此,他们在择业时总是对工作的期望很高,以提高他们在城市中的社会地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一辈的农民工逐渐退出劳动市场,而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涌入城市,因此,对于很多工作由于人们认为其社会地位低下或者不能达到他们融入城市所期望的收益而出现“民工荒”。
    民工荒看似一件坏事,其背后反映的正是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上一辈的农民工进城只是为了在城市获取财富,而新生代的农民工却是希望在城市获得认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15 20:43:00
不能对民工荒后面的问题掉以轻心:假象背后的真相


问题是获得城市的认同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是以资源配置不合理所致,一方面我们是否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对“伪农民”(一般没有长时间在乡村呆过,且不熟悉农业劳动的相应技能、不曾务农、对家乡缺乏认同感、一般受教育程度比父辈要高很多),比如住房、公共设施以及后代延续的教育等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好准备工作,现在很多中小学民工孩子学校拥挤、教学质量不高,很容易导致新一轮的边缘化问题,也就是进城不是城市人,回乡不是农村人,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有可能,成为失地农民,完全失去生存的依赖。与此同时,农村比较严重的土地抛荒、闲置(由于青壮年劳动力的转移和生存能力的上升,不以种地为生),导致的粮食危机,可能会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带来不小的隐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5 20:47:21
2# 思念江南
重点关注:导致新一轮的边缘化问题,也就是进城不是城市人,回乡不是农村人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宏观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989442&page=1&from^^uid=231526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