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了大量的交易策略后,我对策略模型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特分享一下。
1 策略模型的柔性,什么叫柔性呢?也就是自适应性或者是自我调节性和自我学习性,当然提到自我学习我可不打算讲人工智能,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拿移动平均和动态移动平均这两条均线来讲,动态移动平均的柔性更强,计算过程是迭代的可以节省很多时间,适应新变化的能力强,能够根据新的情况动态调整,类似的还有自适应回归,残差自调节过程等,这些都是很简单的方法,如果能好好使用,可能会出现策略越跑越稳定这种特性,因此值得好好研究。
2 系统的自适应是有一个趋势的,如果在程序运行过程中能够动态介入,而不会对交易策略造成影响,这就是动态可介入性,不如进行poltofolio trading过程中,股指期货期现套利,这时得到消息,某一股票可能有利好或利空的消息,这时动态人为介入 更改股票组合,而程序继续按照更改后组合后的状况进行最优化的套利,这就是动态可介入性,解决动态可介入性的一个关键是要建立系统的绝对运行时间变量。当然这只是我的解决方法,应该还有其他更好的解决方法。
3 策略的稳健性,同一个套利策略,对不同数据流的适应性最稳定。 这涉及到模型本身的稳健和参数的稳健性问题。模型本身的稳健性没办法解决,这个是和不同策略相关的,但我想说的是参数的稳健性。强烈建议国内软件商不要老搞什么全局优化,那样得出的参数是不稳健的,是错误的。是碰巧找到的, 一定要进行多阶段优化,或者是多阶段模拟,用可决系数来评价参数,不要用但存的收益。
以上是我对程序交易的一些心得,其中第一个 柔性, 我目前解决的不算太好,另外两个都能有自己的一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