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产业经济学
1781 2
2010-12-17
广东省管道天然气到底是如何具体定价的?ZF指导定价还是市场定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26 22:29:08
指的是西气东输二期工程吧,那么,定价比较复杂。
一般应考虑以下三个因素:
(1)气源?是中亚陆地管道天然气,还是国产陆地管道天然气,还是海上液化天然气LNG转化,还是南海气田登陆的天然气?这四类气源,来源不同,因此定价机制不同。每一类都能说上几千字,在此略过。
——以上为天然气上游价格的确定基础。
(2)输运管道的归属?是中石油管道公司建设运营,还是地方建设运营(主管道),还是地方燃气公司运营(比如民营,港资运营的城市燃气接驳管网),还是中海油、中石化、中石油运营的LNG转化城市接驳管道,还是国内民营企业比如调峰型的新疆广汇等公司独特的陆路运输加小区LNG转化调峰市场的推动和终端销售促进?以上不同的过境输运基础设施来源,也以很高比例决定了远离国内和国际天然气资源产地的广东省的管输价格。
——以上为天然气产业中游价格的定基来源。
(3)以上两者基本上决定了本地区陆地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的“核心公式”!此外,必须考虑的,还有以下三个要素,一是本省本地区发改委机构对于燃气价格上下游联动机制的“具体”政策,二是该天然气用户类别以及本省本地区对于《天然气利用政策》的执行或具体细则规定,三是具体到LZ提出问题所处的问题基点的地区,行业,商业服务机构的差别。应都有差别。
综上,我国天然气价格机制的形成,可以认为是全人类历史上迄今最为复杂也最为混乱的价格体系,当然,改革难度可想而知。目前国家的某些机构对此已有明确思路,个人是极为不看好的。当然,庸人和俗人的意见也只能在论坛这种非官方非主流的平台上说说而已。个人以为,一则以上提及之基础价格术语,LZ可以去GOU点基础文献,二则相关的权威文献可参考论坛里的券商研究报告,中信的2008-2009的大势多一些,中金的2010年以来的市场和个股研究多一些,都是很好的资料。三则,也可以多看看国内一些专家或名人2009年6月以来的观点,林伯强最符合第三方特色,但他出言比较谨慎,估计是不太认同主流观点,不愿主张落空。刘克雨和车长波,几乎就是政策制定的执笔人,当然,毕竟是国家级专业,他们的看法思考还是具有实践意义和一定的前瞻性。至于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都知道那是一群白薯中的白薯,所发出的言论其理论价值一定是没有的,不过他们所发出的公告和确定的思路,是当前天然气领域或气体能源领域各种势力争夺或博弈后的一个动态均衡结果,也是要看的。
以上,愿有裨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25 23:38:50
这方面可以好好研究研究,很不错的方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