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百三称:中国的通胀成因是内外几个方面造成的。一是美国货币战争的恶劣后果;二是,中国近几年来宽松的货币政策引起的;三是中国财政部乱搞房产税试点对房地产硬性打压、调控的恶果。下面我们一条一条的分析。
1.美国货币战争的后果。应该说在汇率问题上,虽然我们是雷打不动,任美国怎么样,我们坚持我们的。但是更准确的来说,我们是被动的。当前的汇率政策造成了两个后果:1)热钱的流入,我不知道我们花了多少人力物力来应对热钱流入,如果比较下来,是不是直接升值更合算呢;2)输入型通胀,美元贬值,我们也跟着贬值,造成了输入型通胀,现在国内跟2007年金融危机前的情景很类似,有点事曾相识啊。货币政策还应该有高人出来应对一下,一味的求稳,一味的应付,对中国经济并没有好处,应该寻求更加的策略。
2.宽松货币政策就不说了,为什么前几年没有引起通胀呢?其实是因为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生产率还是提高的很快的,生产力的提高,使得产品成本下降,而且引入市场机制,进入竞争,很大程度上对冲了货币超发带来的影响,所以07年之前,我们的CPI并没有失控。07年之后,我们的制造业进入了发展瓶颈期,生产力不能再提升了,只要成本稍微上升,就会传导到终端产品上,通胀也就随之来了。
3.谢先生说乱搞房产税试点,造成了恶果。注意,用了“恶果”一词。其实我觉得谢先生对通胀的理解是不是有偏见。衣食住行都是人们生活所必需的,房价涨了不算通胀吗?当然由于历史原因,房价并没有包括在CPI中,CPI有其局限性,不能单独看CPI来判断通胀。举个现在典型的例子,很多出租房屋的,现在都喜欢把房子分割成很多小格子来出租,这难道仅仅是因为房主想多赚钱吗?错了,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因为如果不分个,很多人连租房都租不起的,这是房价上涨的恶果。所以房产税不是该不该开征的问题,而是已经很晚了的问题。
通胀起源于汇率、利率和货币发行量等因素,房地产以前是个池子,但是我们不能始终把房地产当作池子,我们应该接受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如果中国房地产崩盘,后果比美国次贷危机更为严重,因为我们国家,房地产在GDP中的比重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