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创新与战略管理
2298 1
2010-12-18
为争取战略上的主动,美国海军和海岸警卫队调兵遣将,向北冰洋挺进。从1946年开始,美国的飞机便在北极地区进行考察,为美国建立北极地区军事基地提供依据。与此同时,美国在沿北冰洋沿岸建立起包括强大的高灵敏雷达网、截击导弹、战斗机群及侦察卫星在内的早期预警系统,以密切监视对方的行动,并在必要时实现迅速有效的反应。
  美国军方认为,北极圈附近的北欧国家处在苏联攻击北美大陆最近的海、空通道上,尤其是冰岛、格陵兰岛和斯匹次卑尔根等地靠近北美,是北美大陆前沿防御和与欧洲通信联络的枢纽。如果上述地区一旦被苏联控制,将对美国的全球防御体系造成重大伤害,因此,美国必须设法控制这些地区。这就是美国“北极战略”。
1945年后,美国开始加强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存在,不仅拥有“北风”级破冰船,还在格陵兰和冰岛建立了军事基地。而冰岛所处的北极地区,扼苏联出入北大西洋之要冲,深受美国重视。“艾森豪威尔入主白宫后,出于对苏冷战的需要,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相继出台了针对冰岛的NSC5426NSC5712/1等文件,确立了通过防务开支援助和发展援助以及多层面的交往,加强冰岛的亲西方倾向,消除苏联对冰岛的影响,将冰岛牢牢控制在北约阵营内,以维持和加强在冰岛的军事基地的基本政策。”“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完成了北约北翼对洲际导弹、核潜艇在内的远程和水下攻击武器的早期预警系统,同时也在通往以苏联列宁格勒军区为核心的苏联北方战略要地最近的前沿阵地上,完成了包括战略燃料储备、洲际军事调动通讯联络中继站等部署,甚至在冰岛和格陵兰岛等地部署了战略空军和中短程导弹等攻击武器,加强了对苏联的威胁力。”
实质上,美国针对苏联制定的北极战略,对苏联造成了包围之势,遏制了苏联北极军事力量的发展。从战略部署与军事态势均衡的角度来看,前苏联海军主力舰队——北方舰队要对西欧地区形成威胁,就必须实现依靠常规海军争夺北大西洋的制海权的雄伟目标。因此,通过挪威海或冰岛与格陵兰岛之间狭窄的的丹麦海峡进入北大西洋就成为苏军统帅部朝思暮想、急欲实现的计划。而这一眼后地区的两岸又恰恰控制在西方的格陵兰——冰岛——英国联合防线手里。
  在美军步步紧逼的军事部署下,苏联也被拖入耗资巨大的海军军备竞赛中,在北冰洋沿岸,苏联以摩尔曼斯克为中心先后部署了“扬基”级、“德尔塔”级和“台风”级主战型战略导弹核潜艇。80年代后期,两个超级大国的核潜艇在北冰洋下展开激烈追逐。由于冰层的覆盖,卫星侦察不到,而浮冰不断破裂所发出的巨大噪音,使得声纳也无法追踪核潜艇,成为核潜艇的天然屏障。又由于世界上主要大国和军事强国都在北半球,北极圈距离这些国家都有相同的最短距离,因而这里便成了地球上最安全、最理想的水下弹道导弹发射阵地,只要核潜艇一浮上来,北半球所有目标都在其射程以内。因此,北极又被战略专家们称为地球的“制高点”。为了对付敌方的导弹核潜艇,美、苏双方又几乎同时研制出核动力攻击型潜艇。被世人誉为“21世纪的核潜艇”的美国“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便产生于这一时期。其绝对领先的性能和非同寻常的作战威力,可执行反潜、反舰、护航等多种任务,不仅战斗力增加了一倍,航速及续航能力也大大加强,成为当之无愧的深海霸主。
戈尔巴乔夫执政以后,下令将苏联的战略核潜艇全部集中到北冰洋。这样做不仅避开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凯撒”水下侦查系统的威胁,还因为前苏联海军一向有冰下长距离航行的丰富经验,可以使摩尔曼斯克的北方舰队与被德罗巴普洛夫斯克的太平洋舰队经北极航线而联为一体,从而大大加强其集中兵力,有效实施远洋破袭战的能力。美国也立即调整自身的战略态势,一方面努力控制全球16个关键海峡,另一方面开始执行打入北冰洋“庇护所”的反潜战计划。这样一来,两个超级大国的战略核潜艇在北冰洋的浮冰下面来往如梭,互相追逐,甚至不止一次地发生相撞事故。北冰洋成了东西方对抗的焦点和兵家必争之地,堪称在最冷的地方发生的冷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18 18:55:01
随着冰川的融化,北冰洋航线的商业价值也不容小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