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0-12-7 21:40:04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2-7 20:56
把汉典上对给(ji)解释的“充足的供给,以物质给予对方 [provide]”和“授与,交付 [confer]“分分清楚再 ...
给 : 给 (給) gěi 交付,送与:给以。给予。送给。献给。 把动作或态度加到对方:给他一顿批评。 替,�  详细
+++++++++++++
新华词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7 21:42:06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2-7 21:10
给予就有提供的意思。
提供给买者购买就是供给,没有提供给买者购买,就是没有供给。
生产、提供出售、供给(给予交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20:48:06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7 21:33
成交价格不是均衡价格,不要搞错,成交价格是垂直的供给量线与需求曲线交点的纵坐标。
同一种商品,同一天,在同一市场上,不可能全部都以同一个价格成交。你就是说,同一天,又多少个价格成交,就有多少条供给量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20:53:45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2-8 20:48
同一种商品,同一天,在同一市场上,不可能全部都以同一个价格成交。你就是说,同一天,又多少个价格成交 ...
市场价格是多数成交的价格,同一天价格不同很有可能,但是平均价格只有一个。对应的供给量也只有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21:10:55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7 21:37
这里的供给应翻译为提供。
供给本来就是提供出售。

“给(ji):(1)充足的供给,以物质给予对方 [provide]……(3)授与,交付 [confer]”

其中,与“供给”“给予”同义的英语provide就是“提供”的意思。而与“授予,交付”同义的英语confer则是“授予,赋予”的意思。

因此,作为“供给”的“给”字,只能是与“提供”同义的“给予”的意思,而决不能是与“授予,赋予”同义的“授与,交付”的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21:13:05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8 20:53
市场价格是多数成交的价格,同一天价格不同很有可能,但是平均价格只有一个。对应的供给量也只有一个。
既然你的成交价格就是一天的平均价格,那么与西经的均衡价格实际就是同一个意思。

你自己在实际上使用了人家的概念,还想标新立异说成你自己的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8 21:58:34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7 21:42
生产、提供出售、供给(给予交付)
交付是发生在成交之后的,根本不能在成交之前决定成交的价格。因此,能够决定成交价格的只能是成交之前的提供。

因此,如果你承认供给量是决定成交价格的一个因素,那么这个供给量就只能是发生在成交之前的提供,而决不能是发生在正交之后的交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9 11:50:36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2-8 21:58
交付是发生在成交之后的,根本不能在成交之前决定成交的价格。因此,能够决定成交价格的只能是成交之前的 ...
供给量是可能售出或已经售出的商品量——对应一定价格。
供给量有两个模态——可能性模态,现实性模态。
现实性供给量即成交量,可能性模态供给量即要售出量(指的是必须售出不留库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9 23:24:21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9 11:50
供给量是可能售出或已经售出的商品量——对应一定价格。
供给量有两个模态——可能性模态,现实性模态。 ...
“必须售出”根本不是可能性模态,而是卖者对售出的一种决心,完全属于卖者主观意愿的范畴。

而在实际的供求关系中,交易的实际结果并不是由卖者的主观意愿所决定的。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必须售出的却没有售出,未必须售出的却售出了的现象比比皆是。

因此,从可能性上来讲,只要是向市场提供出售的,都是既有售出的可能性,也有售不出的可能性。
因此,你说具有可能性售出的就是可能性供给量,那么所有提供出售的量就都是可能性供给量,也都是可能性非供给量,因为所有提供出售的量可能性售不出。

因此,供给量的可能性模态根本改变不了石开石供给量不决定成交价格的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10 11:08:25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2-9 23:24
“必须售出”根本不是可能性模态,而是卖者对售出的一种决心,完全属于卖者主观意愿的范畴。

而在实际 ...
必须售出那就是要全部售出,不留库存。
因为基本假设是稀缺,不是饱和。基本假设是有用,不是无用。
有需求曲线,有供给量,一定能够成交。除非不想售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10 21:11:43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10 11:08
必须售出那就是要全部售出,不留库存。
因为基本假设是稀缺,不是饱和。基本假设是有用,不是无用。
有 ...
必须售出、要全部售出都意味着还未售出,都意味着还没有成交。

因此,按照你说的“一切以成交为准啊。没有成交的量不是供给量”,那么必须售出、要全部售出的量既然都还没有成交,那么当然都是还是没有成交的量,因此,当然还不是石开石供给量。

至于你说的“一定成交”,那也是在确定了成交价格前提下发生的。
所以,在成交价格确定之前,根本不存在石开石供给量;而成交价格确定后才有的石开石供给量当然决定不了作为它的必要前提的成交价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10 21:31:54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10 11:08
必须售出那就是要全部售出,不留库存。
因为基本假设是稀缺,不是饱和。基本假设是有用,不是无用。
有 ...
你也不要再玩弄文字游戏了,你就明确回答,必须售出的量在成交价格确定之前到底成交了还是没有成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11 08:42:18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2-10 21:31
你也不要再玩弄文字游戏了,你就明确回答,必须售出的量在成交价格确定之前到底成交了还是没有成交?
必须售出量在未确定价格之前,没有成交。这个量是不可统计量。这个量确定后,才有与之对应的价格,之后成交,必须售出量变为成交量。可能的供给量变为现实的供给量,把可能与现实连接起来的,正是必须销售。成交后,可能的供给量得到实证。这就是我说的供给量以成交量为准的意义,因为可能的供给量无法统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11 15:01:22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11 08:42
必须售出量在未确定价格之前,没有成交。这个量是不可统计量。这个量确定后,才有与之对应的价格,之后 ...
你就不要玩弄文字游戏了!

既然你承认,“必须售出量……确定后,才有与之对应的价格,之后成交”,那你就是承认了,必须售出量确定时就是没有成交的量。因此,按照你说的“一切以成交为准啊。没有成交的量不是供给量”,所以,必须售出量确定时直到成交之前,都不是石开石供给量!

那么在成交之前“与之对应的价格”也一定不是由成交之后才存在的石开石供给量决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2-9 15:33:35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2-11 15:01
你就不要玩弄文字游戏了!

既然你承认,“必须售出量……确定后,才有与之对应的价格,之后成交”,那 ...
供给量是必须售出或已经售出的商品量——而且认为:必须售出量=已经售出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2-13 20:44:07
石开石 发表于 2023-2-9 15:33
供给量是必须售出或已经售出的商品量——而且认为:必须售出量=已经售出量
你的必须售出量完全是你杜撰的东西,因为“必须售出量在未确定价格之前,没有成交。这个量是不可统计量。”也就是说它根本就是一个无法证实的量。
由此,你所谓的必须售出量=已经售出量同样是无法证实的。
你把根本无法证实的东西拿来当结论,只能证明你就是处在臆想之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2-13 21:37:17
wzwswswz 发表于 2023-2-13 20:44
你的必须售出量完全是你杜撰的东西,因为“必须售出量在未确定价格之前,没有成交。这个量是不可统计量。 ...
必须售出量以实际成交为准,明白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2-14 07:24:08
顶级经济学家之所以要研究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问题,是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复杂的,而不是像大多数人看起来那么简单。
例如,既可以配套购买、也可以单独购买的西装上衣与裤子,上衣的价格几乎永远高于裤子的价格。如果你用上衣的需求永远大于裤子的需求来解释,那么你依然要面对为什么上衣的需求永远大于裤子需求的问题,这实际上就是回到了为什么一件上衣总能交换不止一条裤子的交换比例问题上。

所以,你对顶级经济学家的嘲笑,恰恰证明了你的肤浅和不知天高地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2-14 09:34:40
wzwswswz 发表于 2023-2-14 07:24
顶级经济学家之所以要研究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问题,是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复杂的,而不是像大多数人看起来 ...
您说的需求是需求量还是什么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2-14 10:16:13
石开石 发表于 2023-2-9 15:33
供给量是必须售出或已经售出的商品量——而且认为:必须售出量=已经售出量
错误!
必须是“一定要”的意思,是一种主观的愿望,因此,必须售出量只能是主观想要售出的量,就像射击时主观上一定要射中靶心一样。
而已经售出量则是一个客观的结,就像射击的结果并非都是靶心中弹一样,因为主观愿望未必都能实现为客观的结果,这是一个基本常识。
你认为的“必须售出量=已经售出量”就像“射击的愿望=射击的结果”一样,纯粹就是臆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2-14 10:17:26
石开石 发表于 2023-2-14 09:34
您说的需求是需求量还是什么意义?
你不知道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2-14 10:43:18
wzwswswz 发表于 2023-2-14 10:17
你不知道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吗?
您的需求用法有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2-14 11:53:21
石开石 发表于 2023-2-14 10:43
您的需求用法有问题
没有任何问题!
不然,你来解释一下,为什么上衣的价格总是高于裤子的价格?解释不了,你的这个帖子就只能证明你的肤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2-14 13:07:58
wzwswswz 发表于 2023-2-14 11:53
没有任何问题!
不然,你来解释一下,为什么上衣的价格总是高于裤子的价格?解释不了,你的这个帖子就只 ...
这个问题早已经讨论过了。

很简单:裤子一般而言,容易损坏——所以供给量相对多——价格相对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2-14 14:14:30
石开石 发表于 2023-2-14 13:07
这个问题早已经讨论过了。

很简单:裤子一般而言,容易损坏——所以供给量相对多——价格相对低。
错误!
如果裤子容易损坏,那么首先引起的是需求量多,然后才有可能是供给量多。
所以,你脱离了需求量来断定供给量的多少完全就是错误的。
你的解释无效,不能成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2-14 15:10:45
wzwswswz 发表于 2023-2-14 14:14
错误!
如果裤子容易损坏,那么首先引起的是需求量多,然后才有可能是供给量多。
所以,你脱离了需求量 ...
需要量(不是需求量)多当然会引起供给量多——供给满足需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2-14 21:30:35
石开石 发表于 2023-2-14 15:10
需要量(不是需求量)多当然会引起供给量多——供给满足需要。
裤子损坏了,引起需要量增加,一定会引起需求量的增加。没有需求量的增加,增加的需要量如何满足?难道人们还必须穿着破裤子出门吗?所以,裤子磨损了,人们宁可减少对上衣的需求,也要去增加裤子的需求。
你脱离了需求量来断定供给量的多少完全就是错误的。
所以,你的解释无效,不能成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2-14 21:38:51
石开石 发表于 2023-2-14 15:10
需要量(不是需求量)多当然会引起供给量多——供给满足需要。
再问一个问题,如果你的企业既能生产上衣,也能生产裤子,而上衣的成本相当于裤子的两倍。现在上衣的价格因为下跌,与裤子的价格之比已经到了1.5:1,生产上衣已经导致了较大亏损,你还会继续维持原来的上衣生产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2-17 12:24:09
wzwswswz 发表于 2023-2-14 21:38
再问一个问题,如果你的企业既能生产上衣,也能生产裤子,而上衣的成本相当于裤子的两倍。现在上衣的价格 ...
看来您不懂成本核算。
利润=毛利(上衣+裤子)-费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2-17 21:10:17
石开石 发表于 2023-2-17 12:24
看来您不懂成本核算。
利润=毛利(上衣+裤子)-费用
同一家企业生产两种商品,是完全可以分开单独核算的。例如,长虹美菱2019年的“盈利拆分”就是:“冰箱盈利稳中有升,价格竞争下空调全年亏损。”

所以,你用“利润=毛利(上衣+裤子)-费用”来否认我的盈利拆分——生产上衣已经导致了较大亏损。只能证明你会计学不及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