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MBA专版
579 0
2020-10-13

静观自在,认清自己的内心



    一个人的痛苦多半来源于妄念,就是追求了自己不该追求的东西。

    我们苦苦追求,求而不得,又迟迟不肯放下。内心波澜四起,痛苦万分。

    其实我们追求的很多东西,并不是生命所必须的,也未必是契合自己秉性的。

    陶渊明一生两次出仕,一次是江州祭酒,一次是彭泽县令。

    他讨厌官场的迎来送往,讨厌对上级的卑躬屈膝。

    最终,他选择回归田园。

    他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他突然醒悟到自己过去的错误,名利官场根本不是自己的菜,也不是自己证明价值的唯一途径。

    回到自己的田园,耕读为业,写诗自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他的心终于安定了下来。

    中国历史上从此少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小官,却多了一个伟大的诗人。

    人生就是这样:只有安下心来,才能认清自己,才能开出自己的花。

0.11.0.jpeg


2


随遇而安,保持一颗平常心



    王维有一首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走到没有水的地方,就坐下来抬头看看云。

    不要太在意外在的环境,不要太在意得失荣辱。

    只要内心安宁,人生处处都是风景。

    陶渊明曾写道: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人生就像是一个小舟,在命运的巨浪中前行,何时上岸,何时翻毁都不是由人掌握的。

    何必想那么多呢。

    纵然再执着,再难放下,人也终究会离开这个世界,得失荣辱,名利权位,都是过眼云烟。

    不妨安顿心灵,超然豁达。

    去耕田、去写诗,去喝酒,去陪伴父母亲人。

    保持一颗平常心,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就是人生幸福的真相。

0.12.0.jpeg


3


淡泊宁静,减少自己的欲望



    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这个满足了,那个就会冒出来。被欲望拿捏的人,就像背负枷锁的囚徒,永远不得解脱。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懂得知足,保持淡泊,人生才有不会遭遇祸患。

    诸葛亮曾言: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看清名利荣辱,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保持内心的安宁,才能抵达自己的方向。

    人心是一个有限的容器,能装的下欲望,就装不下其他。

    减少干扰,人才能专注,才能笃定。

    在离开官场之后,陶渊明不再摇摆于归隐和出仕之间,真正意义上定下心来。

    他给自己写的自传中说道: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他独自坚守着清贫。

    也正是这样的坚守,让他得以清除内心的杂念,让心灵真正意义上沉静下来,成为诗人陶渊明,写下不朽的诗篇。

    大千世界,万种诱惑,内心的宁静,才是最好的修行。

    认清自己,随遇而安,保持淡泊的心境,人生才有安宁幸福可言。

0.13.0.jpe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