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国土部的2010年全国住宅用地供应计划,全年住宅用地供应量要增长138%,但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前11个月,全国120个城市住宅用地供应和成交面积分别同比增加43%和40%。可以说,地方**以“囤地”实现卖地收入最大化的意图非常明显。再看北京,2010年北京市计划供应住宅用地不少于2500公顷,其中保障性住房供地面占比50%(1250公顷)以上。而2009年供出的住宅用地仅1072公顷。但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2月15日,北京通过招拍挂方式共出让232宗土地,土地面积共计244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用地和包括住宅用地的地块59宗,土地面积共计923公顷,完成了商品房用地供应计划(1250公顷)的73.84%。从2003年以来,除了市场极好的2007年和2009年完成计划,其余年份的实际供地数量与计划均相差约四成至五成。虽然供地计划未完成,但截至12月16日,北京市土地出让金收入为104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近60%。根本原因还是供地计划停滞不前,保持市场对土地的“饥饿感”,这样做的效果也非常明显:2010年北京市住宅楼面地价已由2009年的6189元/平方米,飙升至8255.96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