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01 2
2010-12-22
公车改革还是要积极稳妥推进

  唯有总体部署,并通过人大监督、财政预算收拢三公消费边界,才有可能使“公车改革”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可行之路这几天,公车改革的老话题再次引起热议。日前,武警湖北总队决定,湖北省武警总队副师级以下干部公务用车将全部取消,今后,总队对所有机关干部每月发放用车补贴,机关干部外出办事所驾私家车悬挂地方牌照;而来自云南昆明的消息称,一项“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专用卡定额包干管理”试点工作搞了近一年,预计可节省费用2000余万元,试点区超过八成的公务员改变了出行方式,选择私家车、公交车、自行车解决公务问题。[我来说两句]

  公车改革各地多有尝试,但鉴于情况复杂,难题不少。虽然公车货币化改革屡屡启动,但会不会“变味”,还有待观察。

  公众对于公车改革探索的审慎追问,应该说其来有自。如果从1994年《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算起,公车改革已经搞了16个年头,改革之车虽然不时油门轰轰作响,但整体而言可谓步履艰难。最新例证是,北京“治堵方案”公开征求民意,意见稿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再增加公务用车指标,但现有公务车有多少?相关部门均表示“不便透露”,并称“问题很敏感”。

  从以往一些地方推行的改革实例看,改革的突破恐难一蹴而就。不管是既得利益者的消极态度,还是改革环境缺乏制度保障,内外阻力都不小,常常让许多出发点很好、力度很大的改革措施,最后不得不回到原点。而一些地方性改革和试点的最大意义,在于它们昭示了一个道理:公车改革不见得需要特别高明的设计,它最需要的就是触碰既得利益的改革决心与魄力。

  事实已经证明:公车改革还是要积极稳妥推进,不推进只会让改革变得更难。综观当下现状,个别地方的单兵突进固然让人心生振奋、充满期待,但指望某个地区在自主探索中找到“万全之策”,成为各地均可效仿的改革样本,恐怕也不太现实。唯有总体部署,并通过人大监督、财政预算收拢三公消费边界,才有可能使“公车改革”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可行之路。必须看到,长年奔跑在马路上的超编车、超标车,消费的不仅仅是汽油和钞票。[我来说两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22 20:18:14
自己改自己很难,激励不相容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2 21:34:37
其实改革很简单,就是规定公车装上gps记录轨迹,然后要司机写下用车日志,把去哪儿全部记录下来,把轨迹和日志全部都在网上公布。凡被发现违规用车,首次按油价10倍罚款,二次开除

保证公车私用一年内绝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