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借船出海“一带一路”
7月17日,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与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CMEC)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致力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助发展,着力推动河南能源化工产业“借船出海”“一带一路”沿线。
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工贸企业,以工程承包为核心业务,以贸易、投资、研发以及国际服务为主体,在全球48个国家拥有国际承包项目,在“一带一路”沿线50多个国家参与建设了400多个项目,贸易网络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河南能源作为河南省最大的工业企业,其化工板块有35家主要化工企业、94套化工装置、18个种类的产品产能近1000万吨,占据河南省化工产业四分之三,资源、人才、管理和技术等优势独特。2019年,河南能源位居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第7位,非央企的第2位。
在化工产品价格低迷、化工产能普遍过剩的背景下,河南能源坚持改革、开放、合作、共赢的原则,全方位开启化工产业转型发展的“加速度”。以此次签约为契机,河南能源借助CMEC在装备、工程等领域的成熟经验和海外市场的网络渠道,加强双方合作,推动化工产业的战略转移和优势重塑。
根据合作意向,在“一路”沿线,双方将围绕河南省产业援疆(哈密北)煤电化综合示范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共同推动河南能源省内煤化工装置向资源富集地战略转移,前期谋划合作项目包括年产6万吨聚甲醛、20万吨甲醇、20万吨乙二醇生产综合体项目和50万吨天然气制乙二醇项目等;围绕乌兹别克斯坦纳沃依自由工业经济区,利用当地资源、政策优势,谋划氨、尿素、三聚氰胺、聚氯乙烯(PVC)、离子膜烧碱等化工项目,共同规划打造天然气化工特色产业园区。在“一带”沿线,借助CMEC的海外网络,将河南能源的一部分氨醇、尿素、甲醇、合成氨的化工装置、技术服务整体转移至有需求的越南、津巴布韦等国家。
此外,在河南省内,双方将围绕河南能源化工园区的延链补链和提质升级,以濮阳园区的年产10万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项目、5万吨L乳酸、3万吨聚乳酸项目为主体,带动化工新材料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依托永城矿区热电联产改造项目、义马煤化工产业集聚区热电联产项目、区域性大宗商品物流中心及储配煤基地项目,深化能源和物贸流通领域合作。
二、鄂企打造“一带一路”精品工程
8月2日,由中交二航局参建的孟加拉国卡拉普里河底隧道左线正式贯通。这是孟加拉国首条水底隧道,也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施工的首条水底隧道。
该隧道位于孟加拉国第一大港口城市、经济中心——吉大港市卡纳普里河入海口,连接卡纳普里河东西两岸,路线长9.3公里,由中国交建承建,中交二航局施工,全部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
隧道施工以来,中交二航局使用了中国自主研发的超大直径(12.12米)盾构机掘进,采用450根三重管高压旋喷桩进行土体加固,解决了盾构姿态超限难控制、推进系统负载大、刀具磨损快等诸多困难,确保项目高质量推进。按现有进度,隧道右幅预计2021年10月贯通。
该隧道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带一路”上的精品工程。隧道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吉大港市综合公路网,对推进吉大港市乃至孟加拉国经济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华信研究院“一带一路”产业地图数据库(https://ydylmap.phei.com.cn/)的《专题:人民币贬值,“一带一路”沿线对外工程业务有望推进》中提出人民币汇率贬值利好建筑行业,驱动优质产能合作。
三、福建省首批风电机组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首批“福建造”风电机组启运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福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走出去”新突破。出口的金风科技两台3.4兆瓦风电机组,是供应给土耳其最大的分散式风电项目——Yucel项目,将为当地钢铁厂、农场以及冷库提供绿色能源。
四、宁夏大学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合培养人才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部区合建”宁夏大学工作方案》,明确将大力引进优质教学资源,支持宁夏大学与境外高水平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宁夏大学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人才联合培养,争取新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3个,加大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力度,到2025年力争在校留学生规模达到800人以上。
宁夏大学是教育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该校现有“化学工程与技术”1个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群”和“民族学学科群”2个“部区合建”学科群,“草业科学”1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史”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五、哈电国际逆行出征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8月20日,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哈电国际逆行出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勇士们集结完毕,他们将与贾姆肖罗和滨佳胜三期项目的三家合作单位共计200多名项目建设者一起搭乘中国国航的包机飞往巴基斯坦,投入贾姆肖罗项目和滨佳胜三期项目建设。
此次组织派员驰援的巴基斯坦贾姆肖罗项目和滨佳胜三期项目,是哈电国际在巴基斯坦的两个重点建设项目,对于缓解巴基斯坦电力供应不足,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影响力,促进中巴友谊和产能合作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贾姆肖罗项目现场中方员工200余人,巴方员工800余人,项目已进入施工高峰,大量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已全面铺开。滨佳胜三期项目现场中方员工80余人,巴方员工300人,进入施工高峰期也急需大量人员进场。
六、去哪儿网“一带一路”总部落户重庆
8月21日,重庆市文旅委、重庆经开区与去哪儿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去哪儿网将在渝筹建第二总部暨“一带一路”总部,以重庆为中心推进西部区域业务发展,从而打造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核心的目的地文化旅游产业。
去哪儿网“一带一路”总部将落户在重庆经开区,并成立大数据(中国)、“一带一路”文化旅游战略发展、国际文化旅游展示、旅游资源交易结算、文化旅游人才和软件人才培训等五个全国性中心和中国民宿产业研究院,打造垂直旅游产业的业务集群。同时,去哪儿网将在渝推进“5G+”数据布局,加快旅游行业服务转型升级,整合辖区内人才资源,从景区景点和部分领域的合作转向全方位、深层次的产业合作,助力重庆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背靠成渝两地旅游资源,依托总部优势,该公司将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是通过整合当地旅游数据资源,梳理覆盖衣食住行全方位旅游数据;二是利用数据的深层次挖掘,针对游客过度集中、旅游景点接待数量不均、相关人才不足等问题,为当地文旅产业的决策、运营、推广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提升本地服务能力、拉动文旅产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