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固定的认识模式。人生是一种一辈子的实习,因为每一代人都不知道下一步如何走,只是知道前人如何走,按照前人的走法,自己去实习,这实际就是现实的人生。但是如果把人生看成是既定的固定的模式-----无非是谁知道下一步如何走?以及知道下一步的灾难而故意不说?知道邪恶的后果而不去阻止?知道善果而故意不去追求?。。。。。。凡此等等,都是错误的。
因为没有人知道下一步如何走,人生就是一种实习,实习是试探性的,试验的,模拟的,不确定的,未知的,可能和不可能的综合。所以,不管人活多大还是实习的,无论历史如何漫长对未来还是不知道的。所以人生始终是实习的,摸索的,创造性的。所以,不要希望任何人给生活以任何真实的指导,因为如果他会指导,他为什么会摔倒?也不要拿自己一时的成功去教训别人,因为他的教训还没有完,自己有陷入失败了。所以,人生是一种实习,实习,就是不要骄傲,不要依靠谁,不要贸然行事,也不要懒惰不动。。。因为谁都是生活的未知者,即使是老人也会走错路。老人也是实习者,因为老人常常会像个孩子一样幼稚。
所以把自身的幼稚显示出来是诚实,不是羞耻。因为实习的人是不知道羞耻的,失败了也会宛然一笑。跌倒时也会大笑着爬起来。所以,不要把自己定位在生活的深知的智者,因为就是诸葛亮也死在司马懿之手。善骑者坠,善游者溺。因为人都是在实习,即使如何熟知本事,还是在实习。就是一辈子都的路也会摔倒,更何况走新的路呢?所以,把人生看成是实习,把自身看成是实习者,以实习的心态进入生活,以实习者的身份看待自己,实习恰恰就是人类的真实现状。实习就是原罪,犯罪,犯错,失败,后悔,忏悔的各种现象的解释。如果你不是实习的,你的罪,错,失败,后悔无非是你在明知故犯?因为人是实习的,人开始并不知道其后果,至少不是明确地知道后果。所以上述的一切不好都是合理的。因为是实习的。
我们把人生看成是有导师的引导的理性,但是一切导师都是牺牲品。耶稣也被钉死在十字架了。圣人也是狼狈不堪的丧家犬。智者也是糊涂的,聪明反被聪明误。所以,切忌不要做生命的导师,因为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如何走,你只能鼓励人的勇气,不要恐惧地实习。你无法,你也不要指望谁知道生命的规则。如果知道,就没有不幸和灾难了。如果有不幸和灾难就证明你是在----实习。
人生就是实习,甚至历史耶稣在实习,人类也是在实习,因为实习是不知道的,所以,历史有那么多的罪错。正因为是实习,也就原谅别人的错误。因为这是实习。甚至政治,经济,文化,科学。。。。都是在实习。因为如何模式中都会有错误,所以不要把如何模式作为万能的。也不要迷信任何人的话。因为他本人也是实习者。那引路的人也不知道路,这就是现实。那冲动的人也不知道原因,所以才有后悔。那爱的人也不知道结果,所以甜蜜。如果知道梨子的滋味,人生就不美好了。如果把自己定位在知悉一切的层次,人生就索然无味了。实习是走上人生的讲台,还是那么激动和惶恐,在言语和动作中还是那样谨慎和不自信。在成功后才是那么高兴。在失败中夜会一笑了之。
我们始终是实习的,就是死亡也是没有被生命经过的,任何生命也没有实际死过,死亡也是实习。生命也实习。过程是实习,原因和结果都是实习。实习是多么快乐,实习是多么好奇,实习中的廉耻感和害羞是人生的道德,如果变成无脸**的,无非谁具有知悉未来的本领?所以,实习是试探性的,时代也是实习的,理论也实习的,走路是一种实习,而不是知悉。知悉就不会走错,知悉就不会犯罪。实习使生命时时新鲜,时时激动,时时充满各种盼望和期待,因为期待结果无论是好不好,都是人记忆深刻。爱和恨是感情的实习,得和失是行为的实习,智和愚是心灵的实习,善和恶是后果的实习。
《易经》说“旧井物禽”,老的陷阱中动物也不会掉下去,因为动物也在实习,不断地掉下去,就会有新的动物防止再掉下去。而人呢?人会在同一个地方不断地摔倒,因为人自以为是,人不把自己当做是“实习”的,人的骄傲害了自己。实习就是谦卑的,实习就是战战兢兢的,实习就是谨慎的,实习也是对失败有准备的。实习也是对成功有预期的。所以实习的人生是时时新鲜的,盼望和期待的,激动和等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