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是不严格的概念,成熟是指植物的生长进入最终阶段,但是历史直到现在对人说成熟,是很不对的。因为人的生命不是成熟不成熟,而是不断更新的,没有最终的成熟,只有不断的更新。每一页都是更新的,每个时刻都是更新的。而成熟的误导是把生命作为一次性完成的什么东西,一个被动的生命。似乎是在成熟期过后就不会有不好的事情。但是从犯罪率看,大多数的人犯罪都在成熟期之后,而且是在孔子说的“四十不惑”之后。贪污腐败,违法乱纪,胡作非为都是在成熟期之后的。这样看人就没有所谓的真正的成熟。成熟是世俗对生命的最大的误解,是千千万万的人错误。
人的生命只存在时时更新,刷新,校正,而不存在真正的成熟。四十之后也是迷惑的,孔子的四十以后也是迷惑的。因为人的生命始终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各个阶段的划分是武断的,就像八十岁的人进入爱情的也有,未老先衰的也有,这样生命并不是按照什么理性的秩序,而且跳跃性的,所以才有“返老还童”。生命是周流六虚,变动不居的。生命就像是龙,时而潜龙勿用,时而飞龙在天,时而亢龙有悔,生命就没有严格的秩序性,至少没有人们想象的死板的秩序性,而是在非理性下的冲击波。所以死板的人是被错误的解释搞坏的,生命本来没有固定的模式,是千变万化的。
生命在生理上有成熟的可能,但是没有心理的成熟,因为有成熟,就会有死亡,而生命在心理上没有真正的死亡。就是很老的人也不知道自己的老。心思一直是活跃的。就是生理上的成熟也是相对的,如果有真实的成熟,生命的危机就不会出现在成熟期之后,但是重大的疾病往往是在成熟期之后得的。生命几乎没有什么规律性,而这种无规律就是生命的规律。人们不要希望在任何对象中都把死板的规律性套进去一劳永逸。生命是时时更新的。对生命的阶段性的划分几乎是对生命的侮辱,也把无数的人误导了。孔子就是最大的误导者。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命。。。。都是以条条框框去套生命的。姜子牙八十遇到文王,有的人一辈子未立,多少岁也迷惑,一辈子不知命。这是真实。
生命只有无规律的更新,而没有一次性的完成,没有所谓真正的明白,只有不断的思索,因为生命本身是任何条条框框都无法限制的。至今人们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最好说"“无知”,不要说成熟。因为生命的成熟是不对的,就是肉体生理也是不断更新的,心理是不断更新的,每次都是新的,而不是成熟的。生命没有真实的成熟,从死亡的老人身体中可以得到有用器官,可见生命只是更新的速度降低了,而不是真正衰老了。衰老实际是更新速度的减缓,而不是绝不更新。死亡是某一器官的疾病阻碍了其他的器官,而不是彻底报废。
人们一直误解了生命,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误解了。成熟就是最大的误解。是,生命没有真正的成熟,只有不断的更新。更新------这是一般人不认识的,更新也是神奇的,不知道每次更新是什么样子的,下一步如何想,这样生命本身就是充满好奇的。生命没有按照多少岁就会有的变化,而是“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周流六虚,变动不居”,革故鼎新,吐故纳新的。
如果生命有真正的成熟,犯罪,疾病就不应该出现在成熟期之后,因为成熟是生命在生理上,心理上的完善,就不应该进入精神疾病,生理疾病,而事实是,大量的神经病,生理疾病都是出现在成熟期之后的。许多人的愚蠢是在四十不惑,这样历史对生命的误解导致了生命本身的错误。对生命下结论是罪愚蠢的,因为生命的更新时时推翻死的结论。生命时时在寻找自己的稳定性,方向,也不是天天向上,而会潜伏,返回,在我保护,伺机再出。生命从始到终都没有成熟过,而是不断更新的。
废弃年龄对于生命的错误解释,任何年龄都没有限制生命的真实性,因为任何年龄对于不断更新的生命而言都是毫无关系的。人们不要以为多少岁就会怎么样,生命不是这么死的东西,生命没有固定的模式,更新没有固定的结果。中国人对年龄的敏感是惊人的。在固定的年龄中,被这个数字所限制,故意老成持重,道貌岸然,实际的生命不是这样的。生命具有各种无限的丰富性,就像憨豆演的滑稽剧,在遇到一个盲人唱歌乞讨时,憨豆既不能忍受同情心,但是也不想给盲人一百元,他就在一边冒充残疾人,别人给他扔了几个硬币,他就转赠给盲人。这里,充满了生命的丰富性。同情心,吝啬,尊严,人性,人道,。。。内涵。
中国人对生命的误解是严重的,因为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影响,人们的固步自封,以固定的模式限制生命是司空见惯的。这样中国人更加容易显得要逼迫自己适应年龄,而不是要年龄数字适应生命。年龄对中国人的压力很大。这样中国人很容易显老。成熟作为崇尚的,人们更加愿意冒充成熟,而实际是生命没有真实的成熟,只有不断的更新。所谓成熟这个概念是对生命的歪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