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06-9-29 18:16:00
以下是引用淡泊在2006-9-29 14:37:00的发言:

呵呵,你的知识太老化了,跟200年前的人没有区别。马克思如果看到中国人如此没有出息,肯定要气死!

以下是我的问题,不服就答一答:

你懂系统论吗?你的头发、趾甲并不劳动,为什么得到营养?你知道苏轼的《咏琴》写的是什么内容吗?——苏东坡对“资本不创造价值”论的提前批判,你知道吗?

你懂得什么叫资本吗?你以为资本家靠两个chou钱,就可以当老板吗?你懂得竞争的残酷吗?你懂得什么叫创新?资本的价值主要在于创新。

还有,你懂得资本的乘数作用吗?资本的积累、集中、运转,导致社会财富成倍增加,为什么不创造价值?

呵呵,你的知识未免太西化了。跟200年前的马克思相比,没有一点的相似之处。马克思

如果看到中国人中有你这样的形而上学者,肯定不看就气半死儿。

以下是我的问题,不服的话就答一答:

你真的懂系统论?

真懂系统论的话,你就告诉我一下儿,资本乘数的前提是什么?资本的实质是什么?资本

为什么会积累,积累的源泉是什么?没有人的劳动,资本增长的机制能实现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29 23:41:00

物质资本,不创造价值,

人力资本创造价值!

马科斯时代,没有人力资本概念.生产力有点像,但不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30 10:11: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30 12:50:00

资本利用工人创造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30 23:12:00

按“价值”的本义,资本是不创造价值的。这原本是一个基本常识。

可恨的是,现在有人为了宣传私有制的好处,硬要否认剥削,这就是政治干涉学术了。而要否认剥削,当然是硬要说资本创造价值比较简单,可以一举抽掉对私有制人剥削人的指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1 07:37:00

其实,这个问题,中国的一句谚语就能很好地解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要想创造价值,资本和劳动是两个要素,缺一不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1 14:32:00
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里,资本肯定不会创造价值,但可以创造使用价值.现在之所以说资本创造价值,是为了论证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3 16:55:00

解释这一问题不妨亲自体验下:放一张你打算用来创造价值的一百元的人民币在你的电脑桌上,然后目不转睛的盯着它,等上十年的功夫,看看它能够不能够变成一张一千元的人民币.

劳动价值——交换价值——国际价值,是马克思价值论的完整内容,《资本论》中已经做过精辟详尽的分析论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3 22:16:00
大企业没有理由亏损,它的人力资本和实物资本那么雄厚,我希望走资派们多找些理由来证明一下这个命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14 19:56:00

[灌水]

码头没找准就开始挑脚,是拿不到工钱的.

价值的经济学意义尚未明了就去大谈是否创造价值,是不会有结果的.

或许历史上争论者们眼中的那个价值本身就是一个虚无的人造概念哩!!

[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14 21:02:00

我想资本自己是不会自动创造价值的吧.不过也难说,,这问题不好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14 21:44:00
我想资本自己是不会自动创造价值的,资本是实现人的劳动价值的一个"工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22 20:09:00
在工业化以前的人类,更多的物产意味着可以养活更多的人,更多的人又可以创造更多的物产。如果物产意味着资本的话,你说资本会不会创造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22 22:43: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23 14:48:00
搞政治经济学的人是不会承认资本创造价值的(起码在口头上),因为,如果他们承认了资本创造价值,那么他们的饭碗就没有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23 15:31:00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给资本的定义就是能过产生剩余价值的就是资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23 15:38:00

资本能不能创造价值和资本能不能获得回报是两码事

如果能说明资本不创造价值的条件下获得回报的理由,可能就是理论上的突破

当然这种突破不能否定劳动价值论这个中心命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23 15:47:0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23 23:16:00
以下是引用王铁麟在2006-10-23 14:48:00的发言:
搞政治经济学的人是不会承认资本创造价值的(起码在口头上),因为,如果他们承认了资本创造价值,那么他们的饭碗就没有了.

有一定的同感。若根据马的理论来说资本创造价值我觉的和知识创造价值的命题来说是一样的。对于我自己的观点还没有来的及去整理,就不好在这里说了。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23 23:44:00
哈哈,老左越来越少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8 20:55:00
以下是引用hlh08091223在2006-10-14 19:56:00的发言:

码头没找准就开始挑脚,是拿不到工钱的.

价值的经济学意义尚未明了就去大谈是否创造价值,是不会有结果的.

或许历史上争论者们眼中的那个价值本身就是一个虚无的人造概念哩!!

[em01]

说得好!上帝创造了人时,就允许人不知所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8 21:03:0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8 21:05:00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资本不再是原来的“劳动、土地和资本”中的代表机器设备的资本了。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客户资本已被现实和理论所证明。资本创造价值是无疑的。

我们从大家熟悉的“鲁滨逊”在孤岛生活的例子展开分析。“鲁滨逊”最初一人在岛上生存,不需与人交易,也无法交易,所以他无需任何形式的货币。岛上有很多资源可供人类开发和利用。限于能力,“鲁滨逊”主要依靠果树上的果子生存和发展。他把一年收获的果子全部吃掉,没有从当期产出中节省一部分,用作种子。数年以后,“鲁滨逊”发现一个“知识”:现在省下一个果子用作种子,几年后新种果树结的果子数量是作种子的果子数量的数十倍。如果新种果树结的果子数量为100个,那么,到那一年再吃掉这100个果子带来的效用,折现到今天的量,比今天直接吃掉这1个果子的效用量要多很多。经过动态规划计算,“鲁滨逊”确定了每年省下来用作种子的果子数量,于是投资行为就出现了。开始,“鲁滨逊”吃掉了各期的果子,没有进行任何投资。后来他每期都省下一些果子做种子,这时的“鲁滨逊”就进行资本积累了。一个必须接受的观点也就可能由此归纳出来:资本的本质是以往的生产过程的结果(萨缪尔森等,1991P.88),它的任何积累是以缩减以前各期的消费为代价。不过,在“鲁滨逊”的一人世界里,没有货币的影子。

过了几年,孤岛上来了一位“星期五”。“星期五”种麦子。“星期五”和“鲁滨逊”共同组成了一个“二人经济体”。两人要互相交换果子和麦子。他们以物换物。两人各自的资产、权益和负债可用果子来计量,也可用麦子来计量。此时他们的投资决策和消费决策变得复杂一些,不过,根本的道理还没有变。只不过在决策当中,要把个体投资行为带来物品相对价格的变化纳入考虑。每一期生产中剩余下来的用作种子的果子和麦子,就是“二人经济体”的投资。“二人经济体”的资本存量概念,应该比较清楚了。而如何以一个同度量因素把用作资本的果子和麦子给加起来的“两个剑桥之争”难题之一,此时尚未出现。

接下来,没有几年时间,交易量就逐渐扩大。此时,“星期五”发现了一个“新知识”:可用专司货币之职的贝壳来计量两个人的资产、权益和负债。在整个“二人经济体”当中,贝壳充当财富的计量工具和交易媒介。但是,贝壳既不能当果子吃,也不能当麦子吃,更不能当作果树或小麦的种子。贝壳数量的增多,并不增加“二人经济体”的总的生产性资本存量。因贝壳不是以往生产过程省下来的生产要素,贝壳不是“二人经济体”的资本。

又过了一段时间,“银行家”来孤岛寻找贝壳以回内地城市作观赏品或资本品出售,但他留在了孤岛,跟“鲁滨逊”和“星期五”学习种果树和小麦。于是“三人经济体”诞生。“鲁滨逊”和“星期五”都把一定量的贝壳存到“银行家”那里。不管存到“银行家”那儿的贝壳量有多少,贝壳还是既不能当果子吃,也不能当麦子吃;既不能当果树的种子,也不能作麦苗种子,所以贝壳这种财富计量工具数量的多寡,并不影响“三人经济体”的总的生产性资本的存量。

现在设想一种比较复杂的情形:“鲁滨逊”也要种麦子,“星期五”也要种果子。于是两个人互相购买对方产品的目的,就不仅仅是用来消费(吃掉),还用来投资(做种子)形成资本。市场交易是良好的,一个贝壳能够买多少果子和麦子的价格,是稳定的。一开始“鲁滨逊”和“星期五”照旧从事各自的生产和交易。但是,后来“星期五”动了脑筋,发现拣贝壳比种麦子容易。于是他每次放下锄头休息时,顺便拣几个贝壳放到自己的兜子里。“鲁滨逊”不晓得拣贝壳。两个人的行为除了是否拣贝壳之外,一如从前。一个生产周期终了的结果是,由于经济体当中的贝壳数量增加了,而且增加部分全部归于“星期五”,而“鲁滨逊”还没有意识到应该改变以往流行的市场价格。结果必然是,“星期五”凭着他在经济体当中占有计量财富工具贝壳的相对比例的提高,而在经济体的总的果子和麦子当中占有了更大的相对比例。

这种情况立即被“银行家”看清楚。为了防止市场良好交易遭到破坏,避免欺诈行为发生,维持“三人经济体”的正常生产秩序,“银行家”把“鲁滨逊”和“星期五”召集在一起,说出了“星期五”拣贝壳的秘密,并提出一套新的办法:(1)贝壳的总数量及其增减由三人共同商量决定,多少贝壳可以交换一个果子和小麦也由大家商量确定;(2)“银行家”代理“三人经济体”专门管理贝壳,并从事少量的果树和麦子的种植业务。每一个人都在每个贝壳上留下自己的刻印而不被另外两个人知晓。从而防止出现假币(3)“银行家”用贝壳向“鲁滨逊”和“星期五”分别购买一定量的果子和小麦,“鲁滨逊”和“星期五”可用从“银行家”那里交换得来的贝壳互相购买对方产品。最后,“鲁滨逊”和“星期五”都接受了“银行家”发明的这个制度。“三人经济体”又恢复了往日的秩序,并走向繁荣。

从上面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几个判断并做出一些分析:

1、在交易者和交易量很少的情况下,可以没有货币。因为,简单的生产和交易,即使没有货币,人们也有办法把不同种类的资本品以一个同度量因素加起来。但是,当生产规模和交易量很大时,就必须有货币,而货币的有效使用又必须有一个制度。所以,“三人经济体”当中的必要生产力因素至少包括:果种、麦种、贝壳和制度,当然还包括人。这五个生产要素是“三人经济体”有秩序运行的基础条件,因而缺一不可。所以,一定时期生产要素的形成,决定于人类知识的增长。

2、具体的资源转变为具体的生产要素,需要人们增加具体的“知识”,并需要经过生产过程的检验。通过“三人经济体”各成员辛勤而有效的劳动,果子、麦子和贝壳的数量都有了很大的增加,生产量大幅度增长。此时,由于“星期五”动脑筋增长了知识而发现贝壳可以充当货币,说明知识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进一步地,由此可得出一个判断: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物质资料资源、技术、信息和知识,已成为现代经济的生产要素。

3、“鲁滨逊”、“星期五”和“银行家”等为了获取投资所需要的任何生产要素,都需要用贝壳跟别人交换。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换的目的是进行资本积累和投资。“鲁滨逊”如需要“星期五”和“银行家”帮工,也得支付一定量的贝壳给“星期五”和“银行家”作为工钱。所以,在有货币的情况下,生产要素要转变为资本,就需要经过交易过程。“鲁滨逊”支付给“星期五”一定量的工钱之后,“星期五”这个帮工就被赋予一定量的价值而成为“鲁滨逊”的人力资本。“鲁滨逊”的货币贝壳(财务资本)减少了,但人力资本增加了,人力资本的劳动成果再出售给别人而带来的价值远远大于支出的财务资本。同理,财务资本与果种、麦种等物质资本也是有区别的,财务资本所有者放弃其他用途而用来购置果种和麦种,此时,果种、麦种才能变为资本而创造价值。货币贝壳与“制度”也有关联,制度的产生是贝壳变成货币(财务资本)的重要程序,所以,制度是贝壳成为财务资本货币的充分条件。“鲁滨逊”、“星期五”手里的货币贝壳分别属于“鲁滨逊”和“星期五”的财务资本存量,而对于“银行家”来说,它只是一种社会资源或筹资渠道而已。如果“银行家”要增加自己的财务资本存量,只能用果子、麦子、自身的劳动或某种有用的知识从“鲁滨逊”和“星期五”那里购置或交换。只有“银行家”完成了购置这样一个交易过程,“鲁滨逊”和“星期五”那里的货币贝壳才能转变为“银行家”的财务资本。可见,在现代经济下,资本的本质是以往市场交易过程的结果。即使是货币,也需要经过交易才可成为资本。

我们从“鲁滨逊”等“三人经济体”的实际生产和交易过程看,如果没有贝壳,交易过程就无法完成。交易既是生产要素的来源,又是生产过程的出口。货币贝壳作为生产要素,既是生产过程继续运行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也经济体资本存量中的核心资本。试想,如果没有中央银行根据市场需求有计划地向人们发放纸币,长江电力公司的发电、联想制造的计算机、北大荒股份公司生产的大米怎能卖给消费者呢?大家在企业里工作,如果没有纸币,大家如何领工资呢?非常明显,以往的经济理论关于纸币不是资本品的解释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在微观企业绩效的研究文献中,往往把金融资产排除在资本投入的度量范围之外是不恰当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9 16:05:00

资本本身是不会创造价值的,但是如果你没有资本,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人要并且很想创造价值却没有资本,所谓的大干一场,创造更大价值,就是空谈。所以在创造价值时,劳动者、资本离了谁都玩不好,在创造价值方面都立了功。则都应该分到蛋糕中的一块。你说他创造价值了吗?

计划经济可以不需要资本,但市场经济不能没有劳动。

也就是说离开了资本社会一样可以运行,但离开了劳动和知识社会确不能运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9 16:15:00

交易既是生产要素的来源,又是生产过程的出口。货币贝壳作为生产要素,既是生产过程继续运行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也经济体资本存量中的核心资本。

qdlfk:

这等于是在混淆“狭义价格”和“广义价格”。市场经济的价格是一种“狭义价格”,即代表,一种交换比例,一件物,一项服务等,是在产权分离的条件下产生的。

而广义的价格则是指可供人们选择的条件,因为每一个人的知识利用和分配上都是有冲突,为了调和突冲而产生价格体系,也就是说价格体系它代表了人的选择和行动的最大活范围。

产权一体化的计划经济依然可以找到“这种可供选择的条件(计量体系)”,从而不需要资本而运行,计划经济一体有分散的知识利用体系。当然计划经济如果这样构建,显然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来构建的产品计划经济的共产主义相驳,这等于微观上诚认效用价值论的正确性。


同时我们也可设想一下一对夫妻在荒岛上联合劳动产权统一的行为。

假如:男的打猎,女的通过发某种可以采集来吃的野生水果。那么依然可以产生原始的广义价格体系(只不过没有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在计划制度下货币是一种计量工具和每个人分配的尺度)。

对于男的来说一个人一天需要吃一只兔子的肉,同时加10个水果,那么对于女的来说一天需要吃半叫兔子的肉,5个水果。

那么这时广义的价格体系就产生,使得男打两天打3只兔子,女1天需要采集15个水果。也就是说计划经济一样的分散的知识利用体系,逻辑上是能够产生这种体系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9 16:33:5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9 16:21:00

“计划经济可以不需要资本”?真是奇谈,哪种经济不需要资本。

拜托,别再一拍脑袋就乱说话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9 16:30:00

“计划经济可以不需要资本”?真是奇谈,哪种经济不需要资本。

拜托,别再一拍脑袋就乱说话了。

资本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产权分离,而有产权分离条件下才能产生资本(当然有时是变向分离,如今天的国有企业),而产权统一还能不能称为资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9 16:39:00

产权统一,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以及个人认识去创造财富,只不过在利用社会要素就产生了冲突。

上面的例子,男的和女的都需要吃肉和水果,可是男的气力大一点,女的采集水果时更细心。

那么由男的来打猎更有效率,女的采集更有效率。不能因为男的想吃水果自己去采集,因为那样没有效率,同时女的也不能因为想吃肉去自己打猎,那同时没有效率。

这时就产生了原始广义的价格体系(计划制度下的价格体系),男的去打猎,女的去采集。

而产权分离的条件下,如果是两个人,由于产权分散。A所拥有的土地适合打猎,而A确不怎么善于打猎。A所拥有的土地适合采集,而A确不怎么善于采集。但是A想吃更多的肉,B想吃更多的水果,这样会发生A与B之间交换,而这种交换是和产权结合在一起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9 16:43:5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9 16:41:00

想好了再说。资本跟所谓“产权统一”有什么关系。

你以为资本是什么?

你所谓“产权统一”又是拍脑袋的产物。又生造了什么“广义的价格体系”。拜托想好再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9 16:49:00

你所谓“产权统一”又是拍脑袋的产物。又生造了什么“广义的价格体系”。拜托想好再说。

公有制就是产权统一,在产权统一的情况下,每个人都需要劳动才能获得收入,不劳动坐等是没有收入的,而产权分离的条件下,某些人就不需要劳动而获得收入。如,股分的拥有者分红,就是因产权而获得的收入,这可以看作是资本。当然资本家的管理,也可以看作是劳动,资本家除了资本的收入外还是有劳动的收入,只不过有时是混合在一起的分不清楚了。

而广义的价格体系,那是帕雷托的那个学派提出的,帕雷托认为他的一般均衡理论可以使计划经济最优,逻辑上是可以找到这种计量体系的,而这种计量体系就是更广义上的价格。

因为市场经济的价格是和产权联系在一起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9 16:52:4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9 16:56:00

如果是两个人,由于产权分散。A所拥有的土地适合打猎,而A确不怎么善于打猎。A所拥有的土地适合采集,而A确不怎么善于采集。但是A想吃更多的肉,B想吃更多的水果,这样会发生A与B之间交换,而这种交换是和产权结合在一起的。

上在的例子,假如又多出两个人,C和D,由于A、B拥有土地,A、B就可能不劳动而利用产权,让C和D给他们劳动,因此土地就成了A和B的资本。

而在产权统一的条件下,由于土地这种地资都是大家共有的,A和B必须劳动,因此没有资本而获得的收入,而这时土地就不是资本,而是单纯意义上的资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9 17:00:0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9 17:00:00

你以为资本是什么?

所谓“产权统一”又兜回“公有制”,这又回到要不要公有制问题,这个问题讨论得还少吗。

你所举例子说明了劳动分工的带来的效率和进步,和公有制有什么关系。

“广义的价格体系”,你引出帕雷托的原文了再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