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总论 1
1.1立项背景 1
1.2工作依据 2
1.2.1法律规章 2
1.2.2技术规范 3
1.2.3项目相关文件 4
1.3评价因子与工作重点 4
1.3.1评价因子 4
1.3.2工作重点 5
1.4评价范围与保护目标 6
1.4.1评价范围 6
1.4.2保护目标 6
1.5区域环境功能区划与环境标准 7
1.5.1区域环境功能区划 7
1.5.2环境标准 8
第二章 区域环境概况 12
2.1地理位置 12
2.2自然环境概况 12
2.2.1地质、地貌 12
2.2.2气候、气象 13
2.2.3水文、水系 13
2.2.4自然资源 15
2.3区域社会经济 15
第三章 园区开发过程回顾 17
3.1园区总体规划概述 17
3.1.1原规划要点 17
3.1.2本次规划概况 19
3.1.3与原规划对比分析 24
3.2发展概况回顾 26
3.2.1用地现状 26
3.2.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8
3.2.3进区企业概况 28
3.3污染源现状调查和评价 37
3.3.1污染源调查及评价 37
3.3.2现有污染源污控措施调查与评价 46
3.4园区环境管理体系回顾 63
3.5风险应急体系回顾 64
3.5.1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回顾 64
3.5.2园区事故应急措施回顾 65
3.6泰州经济开发区环评批复执行情况 65
3.7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70
3.7.1结论 70
3.7.2主要环境问题 71
3.7.3开发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72
3.7.4整改措施及建议 73
第四章 区域环境状况调查和回顾性评价 75
4.1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75
4.1.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75
4.1.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78
4.1.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86
4.1.4土壤、底泥环境质量现状 86
4.1.5 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 87
4.2区域环境质量回顾性评价 88
4.2.1大气环境 88
4.2.2地表水环境 89
4.2.3其它 90
第五章 规划方案分析 92
5.1与区域发展目标的相符性分析 92
5.2与所在区域发展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92
5.2.1与《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相容性分析 92
5.2.2与《泰州市沿江开发总体规划》的相容性分析 93
5.2.3与《泰州沿江开发总体规划》中沿江岸线利用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94
5.2.4与《泰州市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协调性分析 95
5.2.5与《全省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方案》的协调性分析 97
5.2.6与泰州市其他园区之间的关系 98
5.2.7与南水北调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99
5.2.8与土地利用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100
5.3生态适宜度分析 100
5.3.1生态登记 100
5.3.2生态适宜度评价 101
5.4 规划方案分析结论 107
第六章 开发区污染源强分析 108
6.1开发区人口现状调查与预测 108
6.1.1开发区人口现状调查 108
6.1.2开发区人口预测 108
6.2源强预测的基本思路和依据 108
6.3大气污染源强预测 109
6.3.1现有、在建、拟建项目 109
6.3.2规划面源 110
6.3.3大气污染源汇总 112
6.4水污染源强预测 113
6.4.1用水和废水量预测 113
6.4.2水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114
6.5固体废物产生量预测 115
6.6园区污染源预测汇总 117
第七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18
7.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18
7.1.1预测内容及因子 118
7.1.2预测模型 118
7.1.3源参数和气象条件 119
7.1.4影响预测结果及评价 121
7.2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23
7.3声环境影响分析 124
7.3.1声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124
7.3.2声环境影响预测 124
7.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125
7.4.1固废的种类及来源 125
7.4.2固废的处理处置方式 125
7.4.3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述 126
第八章 工业园区环境风险评价 128
8.1园区区域风险识别及分析 128
8.1.1区域风险类别 128
8.1.2园区规划涉及物质及其危险性分析 129
8.1.3园区潜在风险事故类型及其源项 134
8.2园区典型风险事故及其环境风险预测 137
8.2.1典型事故设定 137
8.2.2事故环境风险预测 137
8.2.3园区内其他环境风险事故 154
8.3园区区域风险的影响途径及敏感目标调查 155
8.3.1危险性物质向环境转移及影响途径 155
8.3.2周围敏感目标分布 155
8.4园区环境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建设方案 156
8.4.1加强对进区企业的管理 156
8.4.2加强对园区内危险性物质和风险源的管理 158
8.4.3建立园区风险监测与监控体系 160
8.4.4园区环境风险应急设施建设 161
8.5事故应急预案 163
8.5.1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原则 163
8.5.2应急响应程序 164
8.5.3危险性化学物质处置措施概述 167
8.6评价结论和建议 168
8.6.1评价结论 168
8.6.2建议 170
第九章 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 172
9.1大气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 172
9.1.1大气环境容量分析 172
9.1.2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175
9.2水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 176
9.2.1排放水域环境容量计算 176
9.2.2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177
9.3固体废弃物总量控制与平衡途径 178
9.4与泰州市“十一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及节能减排目标的衔接 178
第十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180
10.1生态环境调查 180
10.1.1陆域生态环境 180
10.1.2水生生态环境调查 181
10.2园区规划实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82
10.2.1用地类型变更影响分析 182
10.2.2长江岸线开发利用的生态影响分析 184
10.2.3园区建设施工期生态影响分析 184
10.2.4园区营运期生态影响分析 185
10.3生态环境补偿与保护的可行性 186
10.4园区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方案 187
10.4.1绿地系统规划 188
10.4.2园区周边农田生态保护 190
10.4.3水生生态系统保护 190
10.5园区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191
10.5.1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191
10.5.2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192
第十一章 引江河与泰州饮用水源水质保护 195
11.1引江河及泰州市饮用水源现状 195
11.2泰州市供水水源规划 195
11.3滨江工业园建设对引江河及饮用水源的影响分析 196
11.4引江河及饮用水源保护措施 197
第十二章 公众参与 199
12.1公众参与的目的 199
12.2问卷调查 199
12.2.1调查方式 199
12.2.2调查对象 201
12.2.3调查结果及分析 202
12.3公告公示 207
12.4网络公示 208
12.5拆迁安置、社会影响分析 209
12.5.1拆迁安置计划 209
12.5.2社会影响分析 210
第十三章 园区规划的综合论证与环境保护措施 211
13.1对园区规划的环境可行性综合论证 211
13.1.1园区规划的选址可行性 211
13.1.2产业定位的合理性和调整建议 212
13.1.3园区发展规模的合理性 213
13.1.4总体布局的合理性和调整建议 213
13.2园区的环境保护措施 215
13.2.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论证 215
13.2.2地表水环境保护 218
13.2.3声环境保护 223
13.2.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224
13.2.5码头及仓储区环境保护措施 226
13.2.6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226
13.3禁止入区工业项目类型清单 227
第十四章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229
14.1环境管理体系 229
14.1.1严格审批进区项目 229
14.1.2健全环境管理机构及环保规章制度 229
14.1.3疏通环保投资渠道 230
14.1.4环境信息公开化 230
14.1.5推行ISO14000体系 230
14.1.6开发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 231
14.2环境监测计划 232
14.3其它 234
14.3.1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 234
14.3.2跟踪环境影响评价要求 234
14.3.3简化入区项目环评的建议 235
第十五章 结论与建议 236
15.1规划概要及主要建设内容 236
15.2区域环境概况和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237
15.3回顾性评价结论及主要环境问题 238
15.3.1回顾性评价结论 238
15.3.2主要环境问题 239
15.4园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240
15.5整改措施与建议 241
15.6规划方案分析和相应调整建议 243
15.6.1园区规划的选址可行性 243
15.6.2产业定位基本合理,但需优化 243
15.6.3应控制园区废水排放规模 245
15.6.4用地布局基本合理 245
15.7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246
15.8环境影响分析 248
15.9总量控制 249
15.10公众参与 249
总结论 249
建议和要求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