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与大多数聚焦在冲突的后期解决过程上的专家不同,Robin的专业是根据分析不同人的性格特点让“防冲突于未然”。
文_莫海燕
“我们明天去商场买家具吧!”丈夫Jack对妻子Linda说完这句话之后,麻烦就开始了!
Jack晚上就列好了行程表:早上8点起床吃早饭,赶9点的早班车,到三个名牌家具店挑选沙发,付款,吃完午饭后回家。在Jack的想象里,这将是圆满的一天。然而……
因为Linda拖拖拉拉,他们错过了9点的早班车;到商场后,Linda看到新款夏装和鞋子就停下来试穿,直到Jack把她拽到家具店前。最后,他们终于相中了一套咖啡色的皮沙发和一套深红色的布沙发,Jack有点儿犯难:皮沙发虽然不错,可是价格太高,布沙发更加温暖舒适,只是颜色不适合夏天使用。这时,Linda说:“不如我们再去转转,看看其他沙发好了。” Jack一听,积攒了一整天的愤怒顷刻爆发:“我们已经选好这两种,只要从中挑一套就好啦!为什么还要去看?”
这个故事是Robin讲给我的,在这个温暖谦和的英国人培训过的世界500强公司的经理人中,杰克和琳达的例子比比皆是。与大多数聚焦在冲突的后期解决过程上的专家不同,Robin的专业是根据分析不同人的性格特点让“防冲突于未然”。
性格和职业
6岁的Steven在父亲的裁缝店里跑小差时,就显示了自己“外向直觉思考知觉型ENTP”的天性,他会在顾客等待的时间,邀请他们进厨房吃小甜饼、喝牛奶。果然,大学毕业后,Steven经历了一系列职业,最后选择开办了自己的制片公司。像所有这种类型的人一样,Steven充满好奇心和创造力,喜欢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不担心突然出现的难题,以帮助别人变得有能力为乐。
Grace是典型的“内向感觉思考知觉型ISTJ”,她喜欢有条理的常规性工作,喜欢作决策,却不擅长与人交往。Grace最讨厌的就是在工作中不能实话实说,比如对教师评估,她更愿意直接说“你对工作不负责任”、“你的绩效不好”此类话,但她总是不得不用委婉的话表达。每次学生因为成绩没有达标被开除而向她哭诉求情时,她总是不知所措。
难以想象,把Steven和Grace调换,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
我们都说性格会决定职业,如果一开始没有正确的选择,连上帝都不能避免你由烦躁、厌倦、缺乏动力而最终陷入绝望,给很多职业和天性发生异位的经理人做咨询时,Robin总会反复问两个问题:你喜欢自己的工作吗?你真的觉得开心吗?令Robin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外向直觉思考知觉型ENTP”高级会计师,他在自己的职业上非常成功,每每Robin问他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总是“我很开心!”直到有一天,他对Robin说:“我想得很清楚,我并不喜欢目前的职业,我希望开创自己的事业。”Robin哈哈大笑:“这就对了,这才是ENTP型人真正的本性——own my business。”
在中国,很多经理人判断自己对一份职业的情感,取决于这份工作能否带给他金钱、体面的生活,“实际从事符合本性的工作,将更容易取得成功,因为你无须克服天性和工作冲突而带来的负面情绪。”
性格差异
选择好了自己的职业,下一步自然要面对不同性格类型的人之间的互动,所有性格的对立面都会因为行为风格的差异引起认知混乱、立场不同、价值观的对立,这种故事几乎天天在职场上演。
Lucy就是“直觉情感型NF”的典型例子。她在董事会上提议给当地的慈善机构捐款,自她话音刚落那刻起,管理层就轮番轰炸:公司的新业务需要一大笔投资,没有多余的款项;人手不够跟进捐助以落实每一个步骤等等。半个小时过去,Lucy始终默默忍受,直到听见“这个活动毫无价值”Lucy终于勃然大怒。如果你提前了解Lucy 的性格,就可以避免这一切,“千万不要贬低和质疑‘情感型F’的价值观,因为这是激怒他们的最好办法,虽然在激烈的冲突中他们通常是态度谦逊和做出让步的一方,而一旦价值观被视为一文不值,他们就会表现得非常强悍。相反,如果你希望与他们和睦相处,认同他们的价值观,他们必然会温和地对待你,无论做什么都不过分。”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知觉型P”的Ada和“判断型J”Susan身上。作为一天培训活动的联合讲师,他们提前安排好 了时间,但是……8点,25位学员还差7位没到,Susan希望按时开始演讲,Ada却坚持等他们,以致耽误了15分钟。在Ada作介绍时,许多人提问题,Susan希望稍后作答,Ada却坚持回答所有问题。这样时间又整整推迟了半个小时。自然,休息时两人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冲突,Susan认为Ada没有时间概念和责任心,使她很狼狈。Ada则认为Susan神经过敏并且顽固,在她看来等待1/3的学员是合理的,现场互动也是必要环节。在Ada和Susan的冲突中,他们最好的方式就是求同存异:“关注人的性格,最重要的是通过表面的行为看到对方真正的个性。” Robin分析,“知觉型P”在受到太多的规定、条框和种种制度约束时,就会舍弃工作而去,如果你是“知觉型P”的同事和老板,给予他们广阔的自由空间就能激发他们无穷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相反,“判断型J”害怕没有条理、动荡不安的感觉,如果组织环境长时间处在变革中,J型人将会异常沮丧,对未来失去信心。
在国外,这些差异会表现得更为直接和明显,因为在西方早期的儿童教育中,冲突是一种具有建设性和创造性的行为,他们崇尚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但在中国,冲突不是被掩盖起来,就是出现这样的戏剧性场面:常常以建设性的争论作为开始,却以破坏性的结尾成为收场。
(人物简介)Robin Ball
OI Partners Hong Kong和诺华仕管理咨询公司的首席培训师
拥有20 年丰富的领导力发展和培训领域的经验,创建诺华仕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为亚太地区埃克森美孚、壳牌石油、BP石油500强企业提供经理人的培训和辅导工作;负责管理 MBTI在香港和北京的认证中心。Robin Ball是中国仅有的两名MBTI咨询师授权的顾问之一。
(配发)冲突的表情
文_王舒婧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能逃到哪儿去?
影院里,前排的观众总是在不停地大声闲聊,算了吧,这种事情不是每次都能遇到;邻居的狗又在凌晨3点开始狂吠,算了吧,其他邻居不也在保持沉默独自忍受吗;老板要求要在工作之余给他冲咖啡,算了吧,好工作难求再说没必要因为这点儿小事跟老板过不去……我们不断地给自己找个“好”理由逃避,逃避秩序,逃避常理,在边界逃避边界,最后边界越来越小。
然而我们真的逃脱了吗?
也许,选择的“逃避方式”只是一种情绪的变相囤积,又或者,退让是因为已发生的事件还在“我能接受的底线”范围之上—在大多数人的思维里,起而攻之是因为退无可退。
死磕·秋菊
秋菊只不过是想“讨个说法”,而“软弱的”我们往往忽略了她打官司的初衷和勇气,熟视无睹于她的敢于正视冲突而只是对她坚决不让步的“死磕”态度津津乐道—或许,软弱是软弱者的通行证,勇敢是勇敢者的墓志铭。
刺儿头·李文
不想去描述李文一年多里百余次投诉的细枝末节,也不想去评论这些房屋漏水、邻居宠物扰民、园林设计师恶语谩骂等诉讼案背后的孰对孰错,仅仅只是想借鉴李文的一种面对冲突的态度,“我是在讲道理讲法律,诉讼是我能找到的最好方式。”李文曾说:“有句谚语说‘流泪撒种,欢呼收割’,而我是‘欢呼撒种,流泪收割’。”当然,李文有她自己的解释,“很多人都会误会我们(我和父亲李敖),认为我们就是爱挑毛病的人,厉害、难以相处,其实是很多人看到不满不去做,别人做了他又嫉妒,说风凉话。我和父亲是用正义、勇敢,维护自己的权益。
李敖在《李敖有话说》里谈及此事的态度:李文是要准备付出代价——但,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呢?
勇妇·帕克斯
1955年12月1日坐在蒙哥马利市公共汽车上的黑人女裁缝帕克斯,拒绝在拥挤的车厢里给白人让座,她遭到了司机和警察的恐吓并被逮捕,由此引发了以马丁·路德·金为首的反抗运动……也许她的行为只是当时多数人眼中的一件鸡毛蒜皮的私人琐事,但也就是她让美国公车上的“黑白隔离”政策被迫取消,她成了美国“民权运动之母”。事后帕克斯轻描淡写地说:“我只是讨厌屈服。”
猛男·克劳斯
“我是同性恋,我觉得这样很好。”当47岁的柏林市市长克劳斯在电视上当着100万柏林市民这样坦白的时候,你能想象世人的表情吗?不止如此,连克劳斯的男朋友也惊呆在他身侧—他没有跟任何人打过招呼。不过,因此他也成为了德国女性心目中“最受欢迎的男性”。诚实和勇敢一点儿,这个世界已经开始能够辨别和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