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
6690 11
2010-12-25


B932 (1).jpg



这篇介绍是译自米塞斯研究所。原文参看:
  http://mises.org/store/Memoirs-P593.aspx
  
  对那些热爱自由的人来说,这是艰难的时代。但比起米塞斯那时所面对的,这些都算不上什么。他克服了那些困难,《回忆录》则讲述了他是如何做到的。
  
  在这方面我们也可以向米塞斯学习。
  
  “面对不可避免的巨大灾难,人们将会怎样生活?这是一个关乎气节的问题,”米塞斯在回忆欧洲生活时写道。
  
  于他那个时代,的确如此,于我们的时代,也是如此。米塞斯研究所出版的这个新译本,进行性地描述了米塞斯的生活历程,不仅提供了深刻入迷的个人史,也有在专制时代作为所有自由爱好者道德和精神指南的作用。
  
  他在1940年移民到美国时或其后写成本书。尽管被赶出自己的家园,看到他的国家被外国独裁者统治,他的书被烧毁,他的创作被窃取,最后从呆了六年的庇护所中被驱逐出来,他从未失去决心,从来没有怀疑过自由之道。
  
  “我曾经一次又一次地陷入绝境,面对那种处境,理性的深思熟虑完全无济于事;可是接着,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了,救赎随之降临。甚至现在我也没有失去勇气。我愿意去做一个经济学家所能做的任何事情。我不会倦于述说我所认为正确的事情。”
  
  米塞斯写就回忆录,随即封存了手稿。他有很好的理由。他所曝光的许多政客和知识分子仍在世。许多令人瞠目结舌的细节从来没有被公开。他拿定主意要等到他死后再发表。
  
  他那时59岁,是个政治流亡者,起初从维也纳(纳粹占领之下逃亡),随后从日内瓦。他在瑞士凑合着呆了六年,边教学边写作,该杰作即后来的《人的行为》。但是他接到警告,一些人想要他出卖他。他不得不另寻新家。
  
  他和妻子玛吉特离开日内瓦,就在前进的德军眼皮底下,驱车穿越法国。他们差点未能逃脱。在美国,没有教职等着他。他已经失去了一切。他的藏书已被烧毁。他的创作遗失。他没有钱。他不得不重头开始,用新语言写作和说话。
  
  做出这个转变,非得注入他全部的道义上的勇气。当他回顾此生,他写下了他名下最动人的个人作品。这是有史以来知识分子所著的最鼓舞人心的书籍之一,且正好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知识分子之一所著。
  
  本书中有愤怒,也有鼓舞。打动读者的是,米塞斯何以在思想斗争中从未失去其焦点。这本书中的敌人是坏思想。然而,答案,并非战争或革命、或规则的新形式。对他来说,自由之道是通过正确的思想。在这个意义上说,这本书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心性高远,透出其信赖真理的高贵和睿智。
  
  米塞斯写了他作为奥地利官方的一个经济顾问;他与布尔什维主义和通货膨胀政策的斗争;他试图防止欧洲采取新政似政策。他谈到他的教学和他的私人研讨会。他讨论了腐败的政治家和中央银行行长,以及学术界和媒体中国家主义的所有代言人。
  
  他差不多靠单枪匹马拦住了布尔什维克夺权,并遏制了奥地利步德国后尘滑向通胀支持者的深渊。在这里,他甚至写到他的一个遗憾——他那有些过于的妥协精神!
  
  米塞斯手稿直到死后才解密。他死于1973年。德语本及其译本问世。哈耶克写了导言。四年前,我们聘请了新的翻译,确保他的习惯用语和精确性。结果令人瞩目。米塞斯的回忆录都活灵活现是前所未有的。
  
  伴随着2008年出的《米塞斯传》引发起人们的兴趣,伴随着美国目前的政治趋势,重温米塞斯的自传恰逢其时。
  
  米塞斯以他的道德榜样鼓舞我们。
  
  他讲述了他的策略和教学方法。“我在我的研讨会上抓住一切机会反驳流行的谬见。”他相信,真理是它自身的标准。
  
  他谈及他的私人研讨会及其所促进的文化。“外人对我们的聚会毫不知情;他们看到的只是参与者个人发表的著作。”他们并不培植宗派或社团;把他们“联合在一起的则是推进人类行为科学的热情。每个人都遵循自己的原则,自行其是。”
  
  他猛烈抨击自由的敌人。对德国历史学派,他写道,它“没有提出过哪怕只是一个思想。在科学史上,它连一行也没有留下。八十年来,它热切地宣扬着国家社会主义。”此外,其学派成员是如此无原则,“要不是布尔什维克分子先声夺人,他们大概也已经变成了共产主义者了。”
  
  最后,他承认自己的绝望情绪:“有时我不免怀有这样一种希望,希望我的著作能够产生实践方面的硕果,希望它们能为政策指出正确的方向。……我想做的是改革者,却只是成了记录衰落的历史学家。”
  
  即使有这样的感受,他从未屈服。他坚持写作和教学。他为世界留下了辉煌的历史遗产!
  
  在这篇小文中,我们有着深切的决心——道德的决心。他绝不仅仅是一个天才科学家,他在经济学、历史学、哲学等领域都有着翻天覆地的贡献。
  
  是什么造成他的性格差异。这就是为什么穆雷·罗斯巴德说,他不仅是一个学者,更是一个英雄,一个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我们需要更多像他这样的人。而为了求得这点,每个人需要树他为榜样。
  
  吉多·许尔斯曼写的前言。哈耶克写的导言。阿琳·奥斯特-青纳做的翻译。不过,本书是百分百的米塞斯,写他最深切和最个人的想法,现在可以为世界提供一个例子,一个样板,一个理想。
  
  (这是朋友们利用google translaor toolkit协同校译的阶段结果,不断修订中。文中援引的原文,摘自黄华侨翻译的米塞斯《回忆录》中译本,个别地方有修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25 21:51:36
不错啊啊!希望楼主以后继续啊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6 08:57:39
谢谢鼓励!众人拾柴火焰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11:06:09
顶楼文章
    
    作者:杰弗里·阿尔伯特·塔克
    于 2009年6月8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3 19:42:12
很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4 15:59:18
一个流派的鼻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