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9756 9
2006-07-15

一直没有接触过马克思的东西,这学期开了门课,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说真的,对以前了解的有很大的颠覆,考试前,同学们都大叫,直称马政经是阻碍这个世界发展的黑手~~

看了马克思的东西,有一点想拿出来商讨:所谓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否就是西方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想想问的很不专业,其实是自己想这两个东西是同一个,,呵呵!!

大概大家也看出我是很不同意剩余价值理论的。我觉的剩余价值无所谓剥削和不剥削,记得在《乌托邦》中有把人分为三六九等,人各其职,我觉的剩余价值的归属问题也是这样,能者多得而已,资本家比普通的劳动者付出了更多的脑力或者别的劳动!所以得到的也多一点而已,

在社会主义社会,大家想想难道就不存在剩余价值的剥削吗》除非是共产主义社会,,,

所以我们现在不应该高喊,拒绝剩余价值剥削,应该高喊的是应该这样把剩余价值最大化的转化为社会的有用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7-16 08:03:00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剩余价值是指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工人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当然,这种无偿是指从纯粹的生产劳动(体力劳动)而言的)。和西经当中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是两回事。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剩余价值是存在的。当然由剩余价值导出的剥削概念,和与劳资关系有关的“剥削概念是两回事。资本家没有付出生产劳动,并不代表资本家在生产中没有贡献,事实上创新的源泉恰恰是来自于这些所谓的“不劳而获”的资本家,正是他们的收集分散的隐性知识的才能,使得创新不断的延续。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社会可以不断的延续,当然,资本主义社会本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个动态的过程。

只要是劳动异化的社会,“剥削”是必然存在的。但是劳动同化的社会是否存在呢?个人并不认为存在。人的智商是差不多的,但是人的异质性却是不可改变的。严格的来讲,通常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是一种劳动异化的社会,也就是说仍然是劳动异化的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的范畴。

因此,我们现在不应该是拒绝剥削,而应该是呼吁更多的具有“剥削能力”的人的出现。

记得汪丁丁的一篇文章中曾经说过,马克思和哈耶克的区别在于哲学观的不同,哈耶克的哲学和马克思的哲学理论的分歧与休谟同笛卡尔的分歧一样,都可以追溯到西方思想由之发端的古希腊哲学中去,那也就是赫拉克立特(Heraclitus)的经验主义同巴门尼德(Parmenides)的理性主义的分歧。

马克思在很多方面都分析的比较透彻,不过最大的缺陷就是忽视了“人的异质性”,"无知的内幕“。

哈耶克的理性是属于演进理性,而马克思是属于建构理性。

不过从现在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而言,认为资本主义会被取代的已经很少了。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中的约翰.罗默的观点和阿马蒂亚.森,詹姆斯.布坎南的观点已经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16 8:25:2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27 21:57:00
请教楼上点儿非经济学问题: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区别是否也源于哲学分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27 22:10:00

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最大不同是思维方式的不同。大陆法系采用的是演绎—推理的方法,即在大陆法系,是将某一种类的行为进行抽象地演绎,假设在各种情况下法律应该怎样调整和规范这一类法律行为,将其抽象地推理成一种法律规范,制定其内涵及外延,再适用到实践中去。因此法律规范在大陆法系中是最重要的最基础的法律组成部分。比如说,什么是要约这一法律规范,大陆法系是首先设想所有对方一旦接受合同就能成立的各种情况,推理出①要约必须是包括合同成立所必要的全部条件,②要约一般必须向特定的人提出这两个条件,为要约。因此,在大陆法系(中国从法律体系上看,也属于大陆法系),任何法律概念都有其定义。只有符合法律上的定义,才能享受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承担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而英美法系则实行的是遵循先例和归纳—总结的思维方式。英美法并不从法律概念来入手,而是根据先前判定的原则比较现实中的某一案件,有时一个案件要比较许多案例而得出该案的结果。比如什么是要约,英国法根本就没有要约这个法律概念,而上将某一具体案件与以前有关的所有案例进行比较,如果该案的事实情况与先前的某一或某几个判例相符,然后就可以得出该案的事实情况是否是要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29 11:20:00
剩余价值其实就是正常利润,而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是指需求供给曲线一种变动带来的收益变动,而剥削无处不在,只有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同时处于均衡时才为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8-6 19:28:00
多谢bajjio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