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268 1
2010-12-27
哲学是人生观,世界观的综合。人生观和世界观综合起来就是哲学。哲学是从生命历程的后期兴起的认识,这种认识就像植物的果实,是在各种植物元素的支撑下完成的。所以,哲学既是在人生的中年兴起的,也是在人类的中古时代兴起的,孔子说四十而不惑就是哲学的初步建立,不惑就是对自我,对外在世界的认识进入清晰化,这样如何把握自己,如何认识世界,已经是清晰的。粗略地看,人生前三十年是在非理性中度过的,所以有许多颠倒混乱,激情风发,但是在中年时期,这种秩序性就建立了。对于自我主观性的限制进入自觉的阶段,对于情感进入舒缓而自由的阶段,对于外在的一切的规律性有了内在的认识。这时,才能进入一个稳定的和谐的哲学的生活中。

       哲学是在把各种混乱的现象,各种矛盾的现象,各种情感的疏导完成后形成的,而完成此过程本身已经就是哲学。虽然哲学在人生的建立在中年,但是哲学的元素在生命的早年就开始积累了。如果人生在中年没有对于世界,对于自我的客观性的认识,这就会造成晚年的失败。因为就一般情况而言,就是没有文化的人们在中年依然可以达到这种认识。有一种现象就是中年时期兴起早年的感情和冲动的现象,这是少数的。所以,哲学是随着人生而逐步形成的。哲学是在人的大脑中逐步形成的,这种过程就是哲学本身。哲学不是一种武断的结果,而是具体的思维的过程。这在伟大的哲学作品中就可以看到。“过程”就是思维的具体形式,思维不是直接到达结果,而是和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也是在各种探索中前进的。这在西方哲学的著作中随处可见。哲学家一边在做结论,一边在反思此结论,怀疑此结论是否正确。各种假设和规划如何在建立中扬弃和重组,如何形成动态的灵活的结构,如何适应现实的多样性,这样哲学本身就是世界的探测仪,是人心灵的探测仪。各种试探性在不断击打中形成稳定性,又由此点升入其他的点,就像攀岩者。哲学是精神的攀岩,而不是一次性的跳跃。尼采的超人不是一蹴而就的。尼采哲学的错误也是在把超人当做炸弹而一次性完成的。这样非理性的因素是主要的。代表了现代哲学的一种趋势,一种冲动,尼采把理性的压抑当做一种壁垒去炸毁,这是意志力的实现,而不是逻辑的实现。

        就中国哲学而言,思维的过程的忽略的,只有结论,这种形式是无过程思维,就是直觉,直觉或许是没有依据的,直觉或者冤枉人,或者错误地嘉许人,直觉也把个别性归入大类,这就是满门抄斩,一刀切这样的历史事件形成的原因。中国思维的特点是抓类型,但是忽略过程,忽略具体性,这样形成一种粗糙武断的趋势,向一个方面的偏执造成对其他方面的忽略,而且不去反思这种错误,这样就会形成思维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终结了哲学,因为哲学就是为了避免倾向性,而不是加速倾向性,一旦进入倾向性就没有哲学,哲学就是没有任何倾向性。这样才会形成稳定的公正的观念,形成合理性的结论。哲学因此而显示了其本身的包含性。就是《圣经》说的,重视这一个,不忽视那一个。哲学正是这样的学科。哲学家就是一个公正的人,不是公正的人不能是哲学家,只能是专家。公正就是给一切存在都予以“合理性”的位置,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事物,也不能武断地扫除其存在的位置。这样哲学家就可以是好的领导,看得见每个人的存在的价值。哲学本身给人的就是这种“公正性”。哲学最大的好处是消除人性中的任何倾向性,偏激性。

        哲学形成的公正性必然是一种包含状态,就是“一个也不能少”的状态。这就是全面了。哲学看到任何存在的价值,而不仅仅是金钱的价值,不仅仅是物质的价值,不仅仅是精神的价值,不仅仅是。。任何一点的价值,而是综合的价值。这种价值才是真正的价值。各种价值在变化中的流动性就是公正性,变化时一切存在分别地具有价值显现的可能,这样变化就是价值的分配,即使最微小的东西也会有其显示价值的机会,而即使最大的权力也有失去威力的时间。这样公正性本质就是自然的属性,也是法律的属性,是社会的属性。什么一旦丧失公正性,就会形成生物的畸形,稳定性的破坏,结构的混乱,运动的逆反。哲学素质就是人格中的公正性,就是价值观中的普遍价值,就是人生观中的万物并重的观念,就是对存在的一切认识都达到“合理性”的认识,扫除了认识的任何障碍-----“思维无碍,事理无碍,事事无碍”。

         一旦进入这种公正性,哲学就已经进入生命本身了,哲学已经是生命的自我内在的意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27 20:57:45
哲学是随着人生而逐步形成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