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说2009年是银行信贷规模扩张的年份,那么2010年就是对银行风险进行排查、整顿和预防的年份。经过2009年大规模的刺激性信贷政策后,银行业累积了不少风险资产,围绕着回收流动性、改善银行资产质量的中心问题,2010年,监管层全方位地出台了各种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整顿地方融资平台、整顿银信合作、房贷调控、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提高拨贷比和资本充足率要求、再融资、IPO等等。概括起来主要分为三大方面:对已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整顿,对潜在的风险进行预防,对过剩的流动性进行回收。
2.年初,银监会出台了《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与2009年已出台的《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项目融资业务指引》合称“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蕴含的主要精神是:促进银行贷款风险监管制度的系统化调整与完善,促进贷款业务的健康规范发展,强调实贷实付,防止贷款被挪用风险。促进银行实现贷款的精细化和全流程管理。规范和强化贷款风险管控,保护客户的合法权益,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文件的出台,初步构建了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法规框架,进一步完善了我国银行业信贷风险管理架构体系,提升了贷款风险管理水平。
3. 2009年,地方融资平台成为地方**为中央项目配套资金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监管体系不健全,地方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融资规模急剧膨胀,随着经济复苏态势基本确定以及地方债务的风险累积,决策层对地方融资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2010年初,整顿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的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此后对于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关注就一直贯穿着全年始终。1月19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会议上指出:尽快制定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措施,防范潜在金融风险。随后财政部宣布,地方**和地方人大的担保函无效。审计署表态,要把对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审计作为2010年审计工作的重点。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要严格控制对平台新增贷款,对于无资本金,仅靠财政担保的项目停止新的授信,并对现有的平台贷款“项目包”逐笔开包检查,并进行分类处置。6月10日,国务院下发通知,要求地方**对融资平台公司及其债务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并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的原则,处理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8月,银监会要求各家银行以现金流“全覆盖、部分覆盖、基本覆盖、无覆盖”的标准对平台贷款划分风险类别。11月,银监会进一步要求各家商业银行根据现金流覆盖的情况将平台贷款按照“可整改为公司类贷款”、“保全分离为公司类贷款”、“清理回收”、“仍按平台贷款处理”4种方式进行分类处置。
(具体内容请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