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 > </P>
<P ><o:p> </o:p></P>
<P >商品的价值是这样定义的:生产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为产品也要消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以很多人认为产品也有价值,产品的价值就是产品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是不对的。这样认为的人,都没有搞清楚价值的作用是什么。</P>
<P ><o:p> </o:p></P>
<P >那么价值的作用是什么呢?</P>
<P ><o:p> </o:p></P>
<P >价值显示的是商品消耗劳动时间的长短,或生产商品花费心血、精力的多少,作用就是衡量在商品交换中,哪一方吃亏,哪一方占便宜。例如,一个裁缝花费10天时间做一件衣服,一个铁匠花费6天时间做一把剪刀(为了简单,本处假设的是全社会只有这两个人,他们各自的个体劳动时间,也是社会劳动时间),当裁缝和铁匠交换时,如果是一件衣服换一把剪刀,那么显然是裁缝吃了亏,因为一件衣服的价值比一把剪刀的价值大,哪个大哪个吃亏。</P>
<P ><o:p> </o:p></P>
<P >因此,价值是为了衡量在商品交换时哪方吃亏、哪方占便宜而寻找到的一个判断依据,所以如果没有商品交换,就不需要价值。为什么商品交换中要衡量哪个吃亏哪个占便宜呢?因为吃亏的就要穷下去,占便宜的就要富起来,吃亏和占便宜是商品交换者最关心的,所以商品交换中就要看哪个吃亏哪个占便宜。由于产品是不进行交换的,所以尽管产品也消耗劳动时间,它也没有价值,或者说它的价值没有意义。</P>
<P ><o:p> </o:p></P>
<P >我打个比方来说吧。我们都知道,拳击比赛,拳击手有重量级、轻量级的等,假设体重180斤以上的为重量级的。为什么要设置这样的级别呢?就是为了防止在比赛中体重小的拳击手吃亏。拳击比赛,不仅仅比力量,还比技术、灵巧度等。而体重大的,往往有蛮力,这样如果体轻的和一个体重的比赛,就容易吃对方蛮力的亏,自己的技术等就发挥或体现不出来。所以拳击比赛就要设置级别,只能同一级别的在一起比。再看我们普通人,我们普通人,也有体重,但是就没有级别,也有体重超过180斤的,对这些人,我们就不能说他们是重量级的,即使你开玩笑说他们是重量级的,也没意义,他们又不参加比赛,没有吃亏占便宜之说。</P>
<P ><o:p> </o:p></P>
<P >所以,我们说价值只对商品有意义,只有商品才有价值,产品尽管也消耗劳动时间,由于它不参与交换,没有吃亏不吃亏之说,它就没有价值。</P>
<P ><o:p> </o:p></P>
<P >例如,鲁滨逊在荒岛上,他需要什么自己就生产什么,自己盖房子自己住,自己做衣服自己穿,他管这些产品的价值是多少干什么。难道“价值”大的(如住房)他就不生产,“价值”小的(如干柴)他就拼命生产?</P>
<P ><o:p> </o:p></P>
<P >如果有一天,又有一个人流落到这个荒岛上,那个人也自己生产,然后他们互相交换产品,这时鲁滨逊才会想到自己在交换中有没有吃亏,应该拿多少东西换对方的多少东西自己才不吃亏。然而,应该用什么来作为衡量标准呢?衡量标准有很多,鲁滨逊可能找不准。拳击比赛中,可以用身高划级别,也可以用年龄划级别,最后为什么用体重来划分级别呢?就是因为大家一致认为体重的影响最大,才决定用它。同样的道理,商品交换中,衡量哪方吃亏哪方占便宜的标准也有很多,例如生产商品的复杂程度、体力消耗量、脑力消耗量等,但是经济学家(特指发现劳动价值论的古典经济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商品消耗的劳动时间对贫富的决定性最大,例如生产同样的一件衣服,甲用一天,乙用两天,甲就比乙富一倍,所以才决定用商品消耗的必要劳动时间来作为衡量依据,然后就把商品消耗的必要劳动时间叫商品的价值,然后才得出结论:商品交换时,双方在商品上消耗的劳动时间必须相等(等价值交换),这样双方才各不吃亏,也各没有利润。注意,等价值交换不是等价格交换。例如,一把菜刀的价格是5圆,一条裤子的价格是5圆,铁匠卖一把菜刀能买一条裤子,就是拿一把菜刀能换一条裤子,这实际是等价格交换,不是等价值交换,因为一把菜刀和一条裤子的价值(消耗的劳动时间)很可能不等。实质上,市场经济里,都是等价格交换,没有等价值交换,市场经济并不遵守等价值交换的原则(原因嘛,简单地说就是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交换的比例,交换的双方不可能遵守等价值交换的原则,等价值交换只是经济学家的一个美好的幻想),所以市场经济里必然有穷有富。</P>
<P ><o:p> </o:p></P>
<P >越扯越远了,现在再说说价值规律。因为产品没有价值,所以计划经济(我这里指的是纯粹公有制下的纯粹的计划经济)里就没有价值规律。计划经济里,全社会的全体人就可以看作是一个人,就象鲁滨逊一个人在荒岛上一样,自己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生产出来就分配下去,不要考虑价值和价值规律的事。当然,如果这个社会自己不能生产的,需要和外面交换的,这时就要额外多生产一些产品和外界交换,这时就要考虑这一部分产品的价值了。对内不考虑价值,对外要考虑价值。</P>
<P ><o:p> </o:p></P>
<P >市场经济里,价值规律也是不存在的。上面就说了,商品交换比例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不是由价值决定的,实际上商品交换没有实行等价值交换,全都是等价格交换,而且商品交换比例也没有向等价值交换逼近的趋势,也不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际是围绕某一价格上下波动),所以市场经济里根本就没有价值规律,或者说价值规律根本就不起作用,就象蒋介石制订的新生活运动规章不起作用,自有其他因素决定人们的行为一样。刚才说的,计划经济社会在与外界交换时,要考虑这部分产品的价值,这只是为了解释价值规律才这样说的,其实你考虑也没用,商品交换是由供求决定的,不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你急需的东西,就是明知道再吃亏也得换,价值不起作用。</P>
<P ><o:p> </o:p></P>
<P align=left>注意,本文涉及计划经济的地方,只是谈了计划经济的一些特点,让大家认识什么是计划经济,并没有说计划经济是好还是不好,所以请一些网友不要在此批判计划经济是多么多么坏,你可以批判我关于计划经济的那些观点。比方说,我正在向大家介绍张三,只客观地说张三长的什么模样,没说张三是好人还是坏人,我正说着,你就大声呼闹说张三是坏人,你这就是搅局。张三是不是坏人,我说的不算,你说的也不算,得等大家认识张三之后,让大家去观察。如果大家观察之后,发现张三是好人,那么他才能是好人,如果大家发现张三是坏人,那么他才能是坏人。大家都还不知道张三是谁,你就大说张三是坏人,你这不是搅局吗?也跑题了呀。<o:p></o:p></P>
<P ><o:p> </o:p></P>
<P></FONT></o: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3 19:09:30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