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报 2010-12-27 12:56:18
中国目前已经超越日本成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人均GDP却仅约3800美元,位居全球100名以后。有学者撰文指出,中国GDP并不代表中国的经济实力,中国崛起是全球化的结果,中国经济要成為真正的世界第二,还需要50年到100年时间。 新加坡《联合早报》25日刊登国际政治学学者鲍盛刚的文章指出,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中国成為世界第二实际上是「被世界第二」,离开国外资本、世界產业的大转移和大搬迁,中国就不会有如此快的发展。也正因為如此,导致中国崛起的矛盾性和两面性:数字上中国已為全球第二,但数字背后的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
鲍盛刚认為,在全球一体化时代,过去以国家為单位的评判标准已不适宜了。美国经济学家萨繆森(Paul Samuelson)曾说,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状况。但中国的GDP反映的却不是中国一国的经济实力,它反映的是一种合力,即中国加上在中国投资的跨国公司共创的GDP总量。
因此中国要真正成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必须挤掉现有GDP总量中在华跨国公司所佔的水分和比例,而这就必须要求中国从「被崛起」向「自主崛起」转化,从「中国製造」向「中国创造」转化,这就是所谓的中国第二次转型,或第二次崛起。
文章写道,中国经济总量GDP会很快超过美国,因為会有更多的全球公司到中国来投资,把中国作為未来盈利的主要来源。但中国人均GDP要达到与其经济总量的GDP一致和相匹配,从而从幻影中的世界第二成為真实的世界第二,可能还需要50年到100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