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起来吧!伟人们之所以看起来伟大,只是因为我们自己在跪着。
——马克思
前言
我们所写的这一纲领是为在各个群里游荡的社会的人而写的。
我们来到这里,证明我们需要有一种超出我们个人的力量,来使处于全国各地的无论是行走天南地北,还是移居他乡的人都集中起来。而且,不单单是为了集中而集中起来。我们通过网络这一主线,加入各个群这一单元而集中起来,是为了智慧的集中。是为了运用这一集中了的智慧来解决我们各自的各人问题和社会问题。是为了使受到普遍压抑的灵魂和遭遇各种社会倾轧的市民挣脱社会这一固有的牢房。
我们需要而且要求自己就是自我。我们要求在科学面前丧失信心的信念重新得到它在社会中应有的在在和价值。我们要求社会的人是人而不是城市的动物和乡下的AA老人,就是说:强烈要求消除社会中存在的而且日益沉积的普遍沉闷和普遍愤懑。一句话,我们要求我就是我,而不是别的:不是机器!不是被欺压者!
正文
必须意识到我们是在网络中的各个群中探讨着我们将要探讨的话题的,而不管我们是否与各自的现实生活相脱离还是未脱离。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质疑我们的探讨是否虚假,是否纯属个人的捏造。并不意味着你和我就是不现实的客体存在物。并不意味着我们所讲的就是天上圣物或地下秘密而与自己的现实生活没有一点关系。
我们依旧是通过网络这一科学生产力来进行交往的生产者。依旧是一刻不停地遭遇社会强加给我们这样、那样的生活的生产者。
我们是社会的人,是群众。我们这样的属性注定我们要么集中起来从而团结起来,才能使我们变得强大,变得自由和幸福,要么因为不可避免的由于各自的利益所决定的竞争而被分散开来,被分散的状态所日益消灭。
我们在网络中认识和接近彼此。是正题。是此岸。
这一认识,这一接近,无一不有它的间接性和现实无能为力性。它现实不了农夫与圣人的哪怕是相视,驾驭不了正义与光明,还有黑暗与无情。
但与其他场合不同的是,它不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感官遇见,因为主体不受感官的不确定性与多样性所左右,即使他深受感官的迷惑最深,是诱惑力,植根于现实生活中因无力而产生的欲望。交往也不是在现实基础上的真正开始,但却是建立在日益不可抗拒的扩大的交往方式上进行最为现实的交往。
认识不带有任何目的性的欺骗,虽然存在有隐藏的欺骗行为。但带有无形面纱的认识就是要认识这一隐藏的、肮脏而卑微的欺骗。这一最大的谎言,在现实中,它也不过如此!接近不是走近,不是为了直接的利益,虽然在开始时它就染有世俗的各种使自己变得渺小不堪的行为。因为不相信只有你的脚才能走进对方的思想,接近断然地要靠一种无形的双眼看透深埋你内心的渴望和锁住你灵魂的绳索。
在这里,我们一开始并不是因为个人的相貌而去认识他人。一开始我们就自觉地努力去除之前处在现实中的外表所隐藏的任何虚假,任何欺骗和伪装。
而不管是这里,还是在别的其他的地方,例如,在现实中,美并不是我美的外表,不是衣物和其他。丑只是他方之言,只是处境和遭遇。在这一点上,我们是真正地认识我们自己和彼此。
其次,我们在网络中或是自觉地谈论或是不自觉地兜售我们知晓的这一部分或那一部分。是反题。是彼岸。
一些人真正表现出了他的正义,另一些人真正表现出了他的卑下。
一些人通过这样的方式体现他是诗人,是民工,罪犯和强盗,另一些人以同样的方式体现他是受压迫者,是异化者,游荡和大迁徙者。
一句话,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体现社会如何无止尽地分成各个行帮,从而逐渐地化分成各个利益相对立的阶级。这些个阶级,由这些个阶级不断进行勾心斗角的行为而组建起来的这个社会,通过人的精神上的迷失和肉体上的摧残疯狂地撰取彼此争夺着的利益。
人是最渺小的,但他却是最大的受害者。
执迷于个体利益而不惜损害集体利益。不满于本地的局部利益而贸然推翻所属国家的整体利益。也为着本国的利益和人民而公开断然地吸取其他民族的人民的血液。一方的正义在他方就是罪恶。一地的繁华就是他地的衰退。
这个社会,“这个夏洛克,奴仆式的夏洛克,发誓要凭他的期票,历史的期票,……来索取从人民心上剜下来的每一磅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卡尔.马克思写于1843年}”
最后,战争在此岸世界的发起,必然要在彼岸世界打起。批判性的武器在此岸的炼就,它的矛头必然性地指向彼岸。一句话,我们要使彼岸世界真正变成我们的此岸世界,就是要求我们回归到放逐我们的现实世界中去。这是合题。
就连漂流到无人荒岛上的鲁宾逊,不管他如何为自己规划未来,知道如何耕种田地和饲养动物,而且在那里如何为自然立法,最终还是回归到社会中,回归到他所厌弃和憎恨过的现实世界中。他一生都在航行,但还是回到起点和原点;他一生都在逃避,但依旧逃避不了他的那种社会属性。他不是回归社会和自然,他回归是为了实现他是社会的人这一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