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183 1
2011-09-21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孔学是否能在未来中国社会中持存的最核心问题,因为学界不少人都持这样一种观点,即失去了现实基础的儒家文化还拿什么作为继续存活的依托,即使可以存活也只能是博物馆里的展品或是宗教世界里的孤魂野鬼。作为一个儒学研究者,面对当今社会这样一个被多元文化充斥的大环境下,我很担忧丧失了经济、政治、文化为载体的儒家文化是不是会变成一件将要被尘封起来的文物,可是当我们放眼那个已被西方思想文化侵润到了各个角落的中国的时候,虽然眉头紧锁,似乎也多了几分希望,因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物欲的不断膨胀似乎已经预示了这些期房所无能为力的领域正是儒家文化复兴的契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9-21 00:35:47
最近在不断体悟孔圣微言大义的同时亦在思考:这样一部流传了两千多年的文化瑰宝当面对现代社会诸多矛盾与问题时儒学能做些什么?可是当我们打开《论语》之后,会发现孔子似乎至始至终的谈论着“道”“德”“情”“欲”,这给了我很大启发,因此我想这一定是这一定是解决社会弊病的良药,故而将“德欲”“义利”联系在一起,请问各位同学这是否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前沿问题呢?如果是这样联系合适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