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业周刊》1月3日一期文章】题:中国企业向美国本土及市场扩张(记者戴维·林奇)
在一尘不染的工厂车间里,头戴发套的工人们把金属框架、电缆和光伏电池组装在一起,生产出闪着金属光泽的蓝色太阳能电池板。这样的工作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完成,然而截至2010年10月,中国的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一直在亚利桑那沙漠中占地11.7万平方英尺的工厂里生产这些电池板。这座外表呈黄沙色的工厂位于菲尼克斯以西20英里的古德耶尔,它使得该公司拉近了与美国客户的距离,并符合某些**合同所列出的“购买美国货”的要求。这一策略似乎正在奏效:尚德公司计划到明年底把员工人数在现在75人的基础上增加一倍。
过去20年里,美国制造商前往中国安营扎寨,寻求廉价的劳动力和配件。如今,中国企业正越来越多地在美国开店设厂,以避开贸易壁垒,利用美国**促进替代能源的政策,并获得有助于它们开发本国市场的经验。尚德公司负责营销的副总裁郭为泰(音)说:“企业投资呈现相反的方向,这确实有点异乎寻常。”
据纽约的经济研究机构罗迪厄姆咨询集团称,截至9月份,中国企业2010年投资于美国的项目或收购案的资金为28.1亿美元, 远高于2009年全年的17.3亿美元。现在的情况已不再是中国国有企业大量买下自然资源,为中国狼吞虎咽的工业提供原料了。罗迪厄姆咨询集团的研究主管蒂洛·哈内曼说,如今中国人正在更加广泛地对“零售业、公用事业、尤其是新型制造业”进行投资。
大菲尼克斯地区经济委员会首席执行官巴里·布鲁姆用了两年多时间设法获得尚德公司董事长施正荣的支持,最终说服施正荣接受了他把菲尼克斯发展成为世界太阳能之都的设想。古德耶尔的官员以10美元的象征性收费让该公司把市政厅用作办公场所达3个月之久,副市长甚至还烤了巧克力蛋糕欢迎工厂总经理马丁·郭(音)的到来。布鲁姆现在希望把尚德公司的供应商也吸引过来。在亚利桑那州,与中国做生意并不像在失去了大量制造业岗位的传统工业地区那样具有争议。有1000多人出现在尚德公司最近举行的招聘会上,其中包括众多因亚利桑那州住房市场崩溃而受到牵连的受害者。
在失业率高居近10%的情况下,美国官员已经把对中国不正当竞争的担忧抛在一边。这种红地毯式的待遇与2005年的情况有天壤之别,当时在一些美国议员扬言阻止中国购买具有战略价值的美国资产之后,一家中国国有石油公司撤销了出资180亿美元竞购优尼科公司的计划。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一直到2005年,中国每向别国投资1美元,就需要吸收7美元的外部投资。而该组织预计,明年中国的对外投资额将首次超过进入中国的投资额。人民币缓慢但却稳定的升值可能会造成进一步的刺激,使美国资产对中国买主来说变得更加便宜。
本文源于《参考消息》,
今日参考消息电子版:
http://www.xxbei.net/Channels/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