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底提出GDP增长“保八”的目标,于是启动了“四万亿”。从而使债务总量迅速增大。可见,GDP的增长是与债务增长密不可分的。
以下资料清楚说明了这一点。
(撰稿:中诚信研究院 宏观金融研究部)
2008年之后,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为了稳定经济增长,中国启动了以“四万亿”为主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中国经济由此进入“债务—投资”驱动模式。在2008下半年至2016年的债务周期上行期,我国总杠杆率水平大幅上扬,从2008年底的141.3%快速攀升至2016年底的255.3%,增速超过110个百分点。其中,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增长尤其突出,2016年底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高达166.4%,位居全球首位,较2008年底攀升70.1个百分点;此外,政府部门、家庭部门杠杆率同样增长较快,截至2016年底分别达到44.5%、44.4%,比2008年底提升17.4、26.5个百分点。根据不同时期债务增长的不同影响因素及其表现,我们大致可以将此轮债务周期上行分为三轮加杠杆过程:
1. 2008-2009年,在“四万亿”刺激下宏观杠杆率快速攀升,企业部门尤为突出
2. 2012-2014年,影子银行和融资平台膨胀,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长迅速
3. 2015-2016年,房地产市场行情火爆,居民加杠杆买房导致居民部门快速加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