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1604 0
2011-01-21

人才的成长靠“经营”

2011-1-10

    摘  要:坚持“人才兴企,科技强企”发展战略,将人才培养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工作抓紧抓实,探索了用理念引领、深入开展形势教育活动,注重先进典型的选树、培养和宣传,以新机制抓管理、强经营、促活力。建立一支技术过硬的员工队伍,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员工素质,从思想入手,通过各种手段,营造崇尚学习的良好氛围,激发员工学习的原动力。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法
    一、 用理念引领,激发自主学习热情
    领导班子致力员工队伍树立“知识改变命运”、“学无止境”、“学习工作化,学习生活化”三个理念,鼓励员工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学习氛围中熏陶和成长起来的中石油技能专家,他们坚持学习工作两促进,尤其注重“功夫在八小时之外”的自学,个人能力提升很快,从普通工人走到了基层小队领导岗位,从技校生成长为中石油技能专家。
    二、 加强形势教育,明确责任目标
    打造坚强电网,确保大庆油田4000万吨稳产再十年,是油田电力企业目前面临的主要任务。随着近年来电力系统新技术的发展和新设备的应用,对油田电网的试验手段和调试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油田电网仍存在如对电网新技术和涉及电网安全运行的核心技术掌握不够,对已引进的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应用水平不高等问题。为了跟上电网科技的发展步伐,积极筹办新技术研讨会、座谈会,组织参观、开展视频宣传等活动,加强员工对形势和任务理解。通过各种教育,员工的危机忧患意识明显增强,大家认识到不学习将被时代淘汰、个人和集体的发展机遇将会丧失,促进了一心想学、一心向学风气的形成。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典型的影响力
    注重学习典型的选树,他们先后挖掘了国家级技术能手王汀、李立国、葛轶峰等同志的先进事迹,形成了报告材料。他们在公司优秀职工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展示了风采,在所举办技术总结报告会上道出了成长经历。通过各种报告会,先进事迹分享会的举办,为普通员工追求成长提供了一个可复制的模板。有一名员工从变电运行岗位转到该所以后,在两位师傅的影响和带动下,克服理论底子薄,实践经验少等困难,用心钻研,不到三年的时间,就成为了继电保护专业的技术骨干。
    四、建立机制,打好人才培养的基础
    结合公司党委开展的“百人素质提升”活动,认真总结多年来人才成长的经验,建立起了一套人才培养机制。
    (1)建立完善考评机制,开展全员素质测评。为全面提升员工综合素质,该所建成一套测评体系,通过自我评价和组织评价,对员工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等12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打分,以此为基础,组织员工做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同时,建立了“每个专业三个带头人、每个班组三个骨干、每个组三个熟练工人”培养目标。针对个人和目标,该所对不同潜力与需求的人实施不同的培训,按月、季度和年度进行考核监督,形成了一套常态、实用性强的评价和培训体系。
    (2)丰富培训手段,创造员工成长条件。明确了“培训育人才、科技带人才、实践练人才”工作思路,培训中采用系统培训与特殊培训相结合,相继推出技术比武、知识竞赛、交叉换位、岗位轮训、专家讲座、反事故演习、一带一、生产检修大课堂、科技攻关、实验室练兵等多种培训手段,无论员工新老,都能找到自己最合适的学习成长舞台。2009检修出工前,对10名技术骨干特别进行了大组负责人和安全监督员培训,在接下来的检修实践中,现场安全保障和检修质量控制水平大为提升。通过为参赛选手精心配备书籍,创造集训条件,取得优异成绩。
    (3)建成激励机制,为人才成长助力。每年3月份都举办冬季培训总结表彰大会,总结一年来培训工作的经验和不足,同时对本公司技术竞赛、科技攻关、QC、五小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集体和个人嘉奖,同时,实行“三优先”政策,即用人优先、外派学习优先、配备办公用品优先。通过奖励和优先政策,为人才成长助力。定期举办的奖优评先等活动,使员工真切感受到了学习创新已成为主流,也是每个员工和团队成长进步和实现自我价值、展示形象的最好途径。
    五、建立载体,为人才成长搭好平台
    人才成长,个人要努力,更要有个好平台。不断加大软硬件投入,利用生产检修、科研攻关和技术比赛等载体,为人才的成长搭建平台。
    (1)不断完善硬件设施。每年新工入厂的 大学生,他们虽有理论,但缺动手能力。为了让他们尽快跨越理论到实际这一门槛,该所加大投入,先后建成完善了继电保护、高压试验等省内一流的六大实验室。利用实验室,定期开展仿真事故演练,鼓励大学生和一些青工去大胆操作。熟悉设备结构,捉摸保护原理,技术水平进步很快。
    (2)借脑益智,引入外部培训资源。在加强内部培训的同时,单位还先后与国内一些科研机构、高校和名企建立了良好的伙伴关系。2008年,13名技术骨干到北京和山东进行电网综合自动化和故障录波技术学习,从而掌握了第四代电网综自技术,为企业发展升级换代赢得了技术储备。外出的学习,既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跟踪电网前沿技术。学员普遍感觉到外出学习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3)拿检修工作现场练兵,工作学习两不误。“以检带训”、“以干促学”,是促进员工技能提升的手段。电网改造工作因其任务的全面性,成为锻炼新人的好场所。改造工作是系统学习专业和新技术的好机会,经历了保护盘上设备全部拆除后再重装的整个过程,个人技术得到了进步。
    (4)召开定期的技术分析会,提高主动思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定期召开生产总结会议、缺陷分析会议,培养员工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利用集体的智慧去解决各种生产难题,已经成为员工的一种习惯行为。近年,头台一次变有数条6kV线路频发故障信号。继电保护专业就此召开了缺陷分析会,分析问题原因,制定解决方案,该故障最终得以圆满解决。
    (5)在科研攻关中锻炼人才。每年都担负着公司和集团一些重大的科研课题任务。这是一个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项目实施中每个环节有新人参与。
    掌握了多项检测核心技术,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和动力。始终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创新培训方法,建强育人机制,员工素质得到了提升,队伍整体实力得到加强,专业强势日益彰显。




作者:郑险峰 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12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