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货币是生产量的代表标志。当生产过剩,理应增印钞票以提供产品的交换和流通。
2)人民币理应升值以争取更多的购买力用于购买自然资源。
人民币升值导致的出口下降应该被看作是合理的现象:一国的生产主要应该提供本国消费而不是赚取货币。
一国货币的地位取决于该国的生产力而不是汇率,相反,汇率是被决定的结果。
3)出口下降导致的就业问题可以通过增发货币来调节,主要是货币流向贫穷阶层而不是富有官僚阶层。
4)和生产过剩相对应的货币增发不会导致通货膨胀,但货币过度集中于少数人手里会导致第三种教科书上没有的通货膨胀类型——投机性通涨。
5)应对投机性通涨主要不是靠调高存款准备金,而是应该靠提高贴现率。
我们国家没有挤兑银行的风险,因为穷人除了存款别无资金去处,富人对存款挤兑没有兴趣,即便富有阶级挤兑现钞,也有办法通过加印钞票令富有阶级手中的钞票贬值来对冲。
6)提高贴现率或者贷款利率应以打击炒卖商品尤其是住房为目标。
一个国家的土地产品(包括其上的住房和产出的农作物)作为生产要素,价格过高,必将扼杀一国的生产能力。所以打击房价不是为了令穷人结婚生孩子而是为了保障生产要素价格的合理水平。
本人电子邮箱
zzr1211@hotmail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