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485 4
2008-12-26

2008-9-26 19:11:00叶贤忠给您发送的消息!
消息标题:对您经济危机产生原因论述很感兴趣
       
    我对您关于经济危机产生原因的论述很感兴趣,您的生产工具劳动信贷制度和公共资源公益制度也很有意思,请问是否有系统阐述?我的邮箱是laozi1983@hotmail.com,希望可以进一步讨论。
我认为,商品经济危机是劳动不等价交换的必然结果。

只有建立 生产工具劳动信贷制度 自然资源公有公益制度,从而实现劳动等价交换,才有可能化解商品经济危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6 21:46:1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2-28 22:00:00
怎么,叶贤忠这几天没来这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9 11:48:00

我对经济危机产生原因的理解和马克思的不太一样。

固然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市场的存在,却使得这一对矛盾无法爆发成为经济危机。

因为,在私有制生产关系下,当包括劳动者和资本家的所有社会成员的生活资料消耗刚刚出现不足以支撑越来越快的社会化生产的现象时,也就是人们购买力不足时,市场就会自动调节,生产者会压低价格、甚至提高劳动者收入进行销售,以尽快的收回成本进行下一阶段的生产。所以在我看来,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虽然不可调和,但在市场的自动调节作用下,仅仅这样的矛盾无法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那么为什么经济危机还是会定期的爆发呢?

我认为,这是由于对使用价值的未来期望导致的。

在我理解的劳动价值体系中,价值是凝聚在社会再生产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价格是货币表示的人类对价值的主观认识,这个主观认识就是对使用价值的未来期望。

对使用价值的未来期望是指,在社会再生产前,将一定价值的使用价值用于某个社会再生产过程接照该生产过程的剩余价值率估计将来可能增加多少剩佘价值,再根据当前全社会剩余价值率折现计算这一笔未来的价值相当于现在已经拥有多少价值的一种预测。

对使用价值的未来期望,是一种对社会再生产能力的预测,表现为在社会再生产前的资本总量增长,实际是价值增值的假象。对使用价值的未来期望,其作用是将本该用于创造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转移到物质产品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用来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在数量上,对使用价值的未来期望是虚假价值变化的比例。

当货币转化成资本后,对使用价值的未来期望就出现了。任何一个商品都存在该商品使用价值的未来期望,但为什么有些商品未来期望大于1,有些等于1,而有些小于1呢?

对于社会再生产品的商品来说,该商品使用价值的未来期望,受到社会再生产的调节,当期望上升时,需求上升,价格上升,则产量也上升,等产量上升到社会必要量时,期望则又回归到1。

对于非社会再生产品的商品来说,比如土地、矿产、股票等商品,它们本身没有价值,其价格完全是它们的未来期望,这些商品的未来期望一直大于1。

由于对使用价值的未来期望,其本质是转移自用于创造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所以未来期望大于1时,会抑制劳动力价值的增长,但长远看,由于可以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也就更有利于劳动力价值的增加。所以对使用价值的未来期望,保持为一定程度上的稳定,对生产力的发展最为有利,过低则不利于长远的剩余价值率的增长,过高则会抑制当前劳动力价值的增长,甚至于使生产难以维继,进而导致期望的破灭。

当社会自发形成的、无外力约束的对使用价值的未来期望,进入持续发展时,会具有单向发展直至期望破灭的特点。当对使用价值的未来期望开始增长时,会吸引更多的使用价值投入到该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产生更多的剩余价值后,则会导致对该使用价值的未来期望更高。当被推得过高的期望成为可以确信无法达到的目标时,期望破灭。

当对使用价值的未来期望,没有进入持续发展的阶段,那么该未来期望一定会在未来得到逐步的实现,差别仅仅是实现的时间长短会因为未来实际的剩余价值率的大小而有变化。

所以,在我看来,土地、矿产、股票等商品的持续交易,不断的推高了对使用价值的未来期望,直至期望破灭,这才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当然,不能简单的认为,只要取消了土地、矿产、股票等商品交易就可以消灭经济危机,因为这些商品交易,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可以有效的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整合,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在当前生产力条件下,取消土地、矿产、股票等商品的交易,反而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那么,要控制经济危机的爆发几率和爆发规模,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控制这些商品的交易频率,抑制对这些商品的未来期望过快增长,让这些期望能够及时消化实现。

纵观二战后的经济危机,人类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当经济危机出现时,政府通过税率、政府工程和货币政策等多种手段,抑制某些商品的过多交易,同时提高劳动者收入来消化那些商品的过高的期望,从而达到化解经济危机的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9 12:13:00
市场之所以无法调节对使用价值未来期望的单向增长,是因为当期望还没有破灭时,生产者会认为自己还拥有很多资本,并且资本还在不断的增长,所以他们会持续的扩大再生产,以获得更高的未来期望,直到期望破灭,资本急剧减少,对使用价值的未来期望下降为1、甚至小于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0 22:21:02
jackloo 发表于 2008-12-29 12:13
市场之所以无法调节对使用价值未来期望的单向增长,是因为当期望还没有破灭时,生产者会认为自己还拥有很多 ...
还不太白,能直白地说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