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968 4
2009-06-06
今天看了《宏观经济学原理》的短期经济理论。再看看当前的国内经济。简直就是写照。 现在国家投了四万亿来拉动内需。不管拉动拉不动,从目标上看就是通过增加总需求来扩大生产,增加就业,保证国家安定。看来政府的目标还是国家不乱,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许是民间的意见很大,所以政府政策不得不做此倾斜。 政治问题咱不瞎掺和,但研究经济而已。投了这么多钱,目的是就业,但是考虑到菲利普斯曲线,很简单的就预计到了通货膨胀的问题。而且这么多钱下来了,膨胀率应该不能小视。从投入的时间算起,到实现膨胀效果的日子估计也就是年底,而且年底给涨价一个更合理的理由(要过年)。按照投入量来看,估计到时的财政政策应该是要紧缩的,加息是必然了、人民币升值也压力更大了。不知道到时候政府能不能有财力定住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而且紧缩的结果又产生失业,同时通货膨胀惯性的继续,可能不安定因素还要加高。 我们貌似躲过了这次经济危机,其实也许不然。虽然我们的银行体系因为管制有幸躲过了这次的金融海啸,但是出口的减少,导致的出口型行业失业的大量增加,正在催生的我们自己的经济危机。面对危机,我们该怎么办呢? 现在能给予希望的就是欧洲、美国经济能复苏。看新闻说欧洲预计2010年经济复苏,如果真是这样,估计对我们是个好消息。起码可以缓解国内的危机。但是这个过程也不是立竿见影的。我不希望看到国家不稳定,这三十年来的国家经济建设的成果来之不易。但是这四万亿是否是在饮鸩止渴呢?如果我是政府总理,估计也没有好办法。也只能考虑增加货币投放来拉动需求、解决就业,保证国家稳定,然后花5年,10年来消化掉这次通货膨胀。 政府应该考虑几方面来应对将要到来的危机。一是用现在投入的4万亿,合理调配,正确使用,不要浪费。就算是会造成通货膨胀也罢,好歹留下的是优良资产。二是积极面对欧洲、美国的经济复苏,争取尽快的恢复出口。三是南美、非洲的投资项目,也许在将来可能带来供给方的好处,减少通胀压力。四是反腐力度要大,要很大,争取利用这个安定的时期收尽民心,在危机到来的时候大家才能同舟共济,共度难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6-6 19:05:00

说的很不错。

我个人认为,通货膨胀可能未必来的那么快,这是其一,另外一点,通货膨胀的压力有多大,这一点有待考量,年底估计还未必能进入升息周期,政府对之前的调控有一定的教训,可能会有迟钝。

现实来说,目前一季度到最近的股市楼市热很荒唐,因为实体经济还没有得到很大的好转,出口依旧低迷,就业压力很大,最近几天温家宝还主持会议商讨这个就业问题的解决方案,我认为,就业压力很大,目前经济有所好转的迹象并不能缓解此方面的压力,因为很多资金角逐于股市楼市,并未带来实质性的就业机会,所以,国家会面临就业压力一段时间。

实际上,个人认为,国家目前还是应该给股市楼市降温,因为目前阶段的繁荣,虚假成分太大。从各种数据来看,企业的盈利能力没有明显好转,股市这一段的猛涨,一方面是对前一段时间猛跌的修正,但是幅度太大,实体经济不足以支撑这个涨幅;另外一方面,楼市更是荒唐,半年来的涨幅远远高于过去一年的跌幅,开发商在政府的各种庇护下,攒足了胆涨价,目前的房价不但没有去除07年疯狂之后的泡沫,反而制造了更多的泡沫,未来不仅给经济本身带来更多的危害,而且很可能加剧社会矛盾的尖锐,对立面扩大,社会问题不容忽视。

目前来看,美国经济没有复苏,欧洲最快也要到明年,中国最难熬的日子估计就是下半年,国家可能采取的措施正如楼主所言,就是用通胀换取经济复苏,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手段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问题,尤其是在中国当前的政治体制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6 19:29:00
恐怕没有这么简单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6 20:54:00
I am still poverty, I find the economics crisis is imponderabl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6 20:55:00
export oriented economicis is impressionabl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