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118 0
2011-01-21
亚当.斯密提出“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指出市场经济不需**的过多干预,追求自身利益 最大化的市场参与主体能实现整体经济的平稳运行。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如果缺少**干预和自身的道德约束,则此行为就可能是严重危害社会和公众利益的。
民以食为天,我们每个人天天都与各类食品打交道。为此,我想到了当前状况下的食品安全问题。
我感觉中国目前的食品生产和加工行业存在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状况。
昨天,吃某地生产的某品牌香肠,感觉有怪味,干干的;以前曾盒装饼干,饼干中闻出“机油”味,那时食用油很贵,但无论如何,饼干就算刚生产的,也不应有机油味。于是投诉,工商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都推诿;还有,某地生产的大虾酥原料以次充好,味道怪异。类似食品安全的例子不胜枚举。然而,我发现在市场经济大繁荣的中国,我们应更多关注人的道德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想一想,中国这么大,监管部门在明处,各类生产者在暗处,布下检查的天罗地网是不现实。于是,当监管不到位的时候,生产者自身的道德约束就是事关食品安全的一道重要屏障。有人说可以靠品牌占领市场,但是很多日常食品中没有太响品牌,而且互相模仿,在一定程度上误导消费者,很多情况下都是“一锤子买卖”。
于是没有监管、缺少市场检验,就剩生产者自身的的道德约束。
但是,有多大比例的生产者能完全遵守道德约束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