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百五 发表于 2011-1-24 19:59 
你说过,社会主义的价值规律失效。
我用成本利润的概念,取代你的价值规律说法,意思是一样的。
我们现在看企业追求利润的目的:就是用最少的成本生产最多的产品。按所谓价值规律的说法,就是用尽量少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尽量多的产品。 这不是效率是什么?这不是配置资源是什么?
假设企业不追求利润,会有什么效果?不追求利润就是不记成本地生产。所谓成本含义广泛,但是涵盖了你所谓的价值规律的思路。
现在我请问,所谓的计划经济的生产核算,是否需要按成本来核算?这个核算的目的,是否是为了节省成本?这是否算配置资源?
如果不记代价地生产,那也算配置资源?
所谓的物资平衡表,我说过多少回了,那是计划经济的进行数量核算的依据,而计划经济下, 成本核算的会计与市场经济下的大同小异,只不过借用了资本主义的价格体系罢了。
1、价值规律控制的只是资本(货币)支配劳动力的秩序。与瓦尔拉斯均衡无关,追求最优配置资源,按生产力分配劳动力需要的是瓦尔拉斯均衡。
2、不追求利润就会不计成本的生产?
并且计划经济实际要求的,是既不能追求利润,也不能亏损,利润率或者亏损率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作为积累率,并且90%利润与亏损只是货币政策不同的结果。
追求利润的制度会吞噬多少劳动,然而这些都与产出或者说个人满足无关,这些劳动完全货币游戏被白白浪掉。并且你完全忽视了官僚内部存在竞争,竞争无处不在,在任何制度之下都存在。苏联从1937年建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它的运作和信息传递,实际上全靠官体系僚之间的竞争。只要技术员想被评级或者厂长想当局长,局长想当部长,那么他们就必须竞争,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产量提高一个百分点,成本降低一个百分点,信息自然开始传递。
3、物质产品平衡表的是新古典经济一般均衡理论中所真实作指的那些变量,而货币价格根本不是一般均衡理论中的那些变量,货币价格代表的是资本与劳动力交换的比例,即取决于资本在社会中的积累率,然而资本是机器么?答案完全就是否定的。这些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的混淆,是你和我争论中一直回避的。
要想更优的运行经济追求的必须是瓦尔拉斯均衡,而不是古典经济学的那种货币社会秩序的均衡。
4、如果你还懂装不懂,完全出于意识形态的偏见和我争论。我可以在这里说得更清楚。经济核算必须盯着新古典经济中的实际变量,而不是名义变量的货币,成本核算必须减少劳动力消耗。也就是企业必须尽全力把生产组合的规模确定在边际劳动成本之上,即只要有利润就必须降低价格扩大产量,至到达到没有利润或者达到积累率的临界点,当然必须要盯着实际变量,必须使用物质产品平衡表,采用统购统销的方式进行采购。兰格及他那个学派等就是混淆了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的。
5、利润只是交换中的劳动剩余,它是产出么?社会追求的是要以最小的劳动力消耗(缺少度也代表一种劳动力消耗,在新古典的理论中,劳动消耗和缺失程度是等同的)追求最大化的产出(满足),而不是追求最大化的用货币支配人的行为,这正是市场经济追求利润的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