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年1月12日,华盛顿—世界经济正在从经济复苏的危机后回弹阶段转向今明两年速度放缓但仍稳固的增长。全球GDP在2010年扩张3.9%,预计2011年放缓至3.3%,世界银行《2011年全球经济展望》如是说。
多数发展中国家较好地渡过了金融危机,截至2010年底,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都已恢复或接近于他们在危机前达到的增长潜力。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主管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林毅夫表示:“从好的一面看,发展中国家强劲的内需增长在引领世界经济,不过一些高收入国家持续存在的金融部门问题仍然是对增长的威胁,需要采取紧急政策行动。”
发展中国家预计2010年增长7%,2011年增长6%,超过高收入国家预计增长速度一倍以上(见表)多数低收入国家在2010年贸易出现增加,从整体来看其GDP在2010年增长5.3%,主要支持因素是大宗商品价格回升以及较小程度上汇款和旅游业的复苏。低收入国家的前景预期会进一步增强,2011年和2012年预计增长6.5%。
欧洲中亚地区、高收入国家面临结构重组
就欧洲中亚地区的许多高收入和发展中经济体而言,鉴于2008年的衰退规模,增长比较温和 。其结果,尽管实施了两年的进取型财政货币政策刺激,失业率仍居高不下,总体增长受到危机后必要的结构调整所牵制。对潜在产出的估计显示,全球经济中剩余的大部分过剩产能集中在欧洲中亚地区的高收入和发展中国家。
表:全球经济展望一览表(同上年相比的百分比变化)
实际GDP增长
2010
2011
2012
全球增长
3.9
3.3
3.6
高收入国家
2.8
2.4
2.7
发展中国家
7.0
6.0
6.1
发展中国家
( 不包括中国印度 )
5.2
4.3
4.5
东亚太平洋地区
9.3
8.0
7.8
欧洲中亚地区
4.7
4.0
4.2
拉美加勒比地区
5.7
4.0
4.0
中东北非地区
3.3
4.3
4.4
南亚
8.7
7.7
8.1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4.7
5.3
5.5
发展中国家面临三大短期风险——欧洲金融市场紧张状态、大量和不稳定的资本流动以及食品价格高涨。
全面的金融动荡虽然被认为不太可能,但可能会威胁到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处于如此险象环生的环境中,监管者和国际决策者决心避免出现这样的结果。
2010年流入发展中国家(尤其是9个中等收入国家*)的资本流量回升,一部分是由于某些中等收入国家持续的低利率引导投资者在发展中国家寻求更高的收益。流向发展中国家股市和债市的国际资本净流量急剧上升,分别增长42%和30%,9个国家获得了新增流入量中的大部。继2009年下跌40%之后,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在2010年小幅上升16%,达到4100亿美元。反弹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归功于南南投资增加,尤其是源自亚洲的投资。
总体而言资本流动趋势是一个积极的发展趋势,但如果管理不当,则有可能对汇率、大宗商品价格和资产价格变动造成不稳定。在获得大部分资本流量的9个国家中,有几个自2009年1月以来实际有效汇率上升了20%或更多。许多国家推出了各种财政和监管措施以限制资本流入和对货币的上行压力,但这些措施并非总能如愿奏效。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尤其是食品价格波动,有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构成第三大风险。更多令人失望的农作物消息或者能源价格不断攀升都会造成发展中国家实际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可能使低收入国家的贫困家庭经济更加拮据。不过,报告认为,虽然近期国际食品价格上涨,但实际涨幅远没有名义上那么大。目前的实际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仍低于2008年的高峰价位。因此,虽然目前的形势没有前些时候的食品和燃料危机期间那么严重,但认真监测和保持警惕是必要的,因为不能排除出现更严重的问题的可能性。
2012年以后:聚焦于结构挑战
从更长远而言,各国需要将关注点从短期危机管理转向解决潜在(而棘手)的结构性挑战的措施,这些包括:
实施可信的恢复财政可持续性的计划
将重点从广泛的需求刺激措施转向促进失业工人再就业的财政措施
完成对金融部门的再管制
实行允许汇率渐进式调整与基本面保持一致的政策
减少主要储备货币的波动性以保持信心
*巴西、中国、印度、印尼、马来西亚、墨西哥、南非、泰国和土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