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中国经济五年发展“成绩单”:过去五年来,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翻了近一番。人均国民总收入在世界的位次由2002年的第132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129位。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位次已由原来的第6位跃居第4位,按照世界银行划分标准,中国已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点评:在看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中等收入国家并不等于中等发达国家。中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发展中国家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的,指的是那些尚未跨进现代高度技术社会门槛的国家。联合国192个成员国中,发达国家不过三四十个。而在全球社会财富占有方面,发达国家占了百分之七八十,发展中国家只占有百分之二十多。虽然,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但是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相比,人均收入(2000美元)还处于较低水平。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在发展进程中还不断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如城乡差别和地区发展差距继续扩大、人口老龄化愈加严重、流动人口不断增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社会保障能力不足等。同时环境质量和人民生活质量也是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衡量指标。中国幅员辽阔,环境问题也很严重,面临着最严重的环境挑战。另外,中国还面临着差距越来越大的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分析人士指出,和谐社会不是没有贫富差别的社会,也不是一个平均主义的社会。但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前提是要有一个比较合理的社会结构。在最低水平上,这个比较合理的社会结构至少包含这样几层意思:中产阶层占有一个相当的比例;社会的下层有一个过得去的生活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仅凭借极少数人的高收入,把大多数人拉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个中等收入国家的荣耀能说明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