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时间经济是个什么概念?
马克思反对资本主义,而提倡人性的自由发挥,那么人性的发挥受到的物质制约首先就是人的生命。死亡或许是我们最终无法摆脱的物质的束缚了。
到了时间经济的时代,我们唯一关注的就是时间,就是生命的长短。
而且在我的理解中,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越来越体现出一切经济混乱的根源是时间上的差别和空间上的差别。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属性,是否马克思又从他的哲学观念看到了一个大致的发展趋势呢?而他用时间经济,就是为了描述这个发展趋势是个什么样子?
比如,近几年物流行业发展很快?为什么?因为我们人类的消费最终要归结到物质实体上。我们不可能吃货币本身。物流业协调的是消费需求和供给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别。我猜想:用我们学到的最基础的微观经济学完全竞争行业的曲线,假设N个厂商的进入时间不通,那么等整个市场调整到均衡的时候,必然会出现:N厂商从进入该市场到该市场均衡的总利润会各不相同,呈阶梯状分布。如果这样能被证明,是否意味着“时间就是金钱”?
如果我们在描述需求的时候加上时间和空间的属性,或许我们的理解会更透彻。
在物-物交换的年代,只有两个人的需求在时间上同时,在空间上同地,在数量和质量上符合需求,交易才会发生。这就让交易这种能够增进效率的方法很难有发挥的余地。而一般等价物的出现,以及后来的货币的出现,是不断在扩大着交易的范围的。因为有了货币,我们可以讲需求的时间推迟,有了货币可以将需求的空间转换,还可以对数量进行细分,对质量进行考量。这个时候,交易的范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的流通范围。而马克思也提出:商品的内在矛盾外化为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从一般等价物,到金属货币,他们的流通范围和能力都是很有限的。比如贵重金属不利于携带转移分割保存。纸币的出现,加速了货币的流通速度,扩展了流通范围。纸币的出现是进步,解决了金属货币所不能解决的矛盾,但它自己也固然受到约束,这种约束源自于物质的物理化学属性。
经济的不断发展,又产生了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的最大贡献,就是加速了货币的流通吧?把货币变成了商品。金融机构的效率,直接影响到了货币的流通,最终影响到了实物交易的发生。随着金融机构的出现,我们生活中的信用(我觉得信用这种东西首先就表现在了一般等价物上)从邻里之间借一个鸡蛋,借两根葱的地步,发展到了全社会的配置,这是货币流通不断发展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让金融机构的金融工具出尽了风头。从最初的存贷活动,到后来的汇票,本票,支票,接下来是股票,债券,他们的出现,让货币流通深入到了生活的各个领域。加速货币的流通,扩大其流通范围的办法,现在就完全转移到这些金融工具的身上。
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比如期权,期货,远期合约,正好又进一步加速了传统金融工具的流通。货币的流通又被推到了另一个高度。还有就是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进步。
近几年来,电子货币的出现,让我们人与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资金流动,仅仅在电脑的一念之间,就变成了电信号,实现了全球的流通。
我觉得,这些就是经济发展在不断突破时间和空间束缚的写照。当然我上面所说的都是一些零散的想法,没有很严密的论证,也没有很符合理论的思路,请大家仅当娱乐观之。
所以我才会对马克思所提出的时间经济概念很好奇,在前面有个朋友写的帖子中就问过这个问题,先在大中华又提出来了,我也就来凑个热闹。总结起来,我就是隐约觉得时间经济就是极大地突破了时间限制,而使得最终的物质实体交换很充分,很自由,很迅速的得到完成的经济时代,那个时候,再提市场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人类生存的范围之内,有且只有一个统一的交易的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