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间地头,到餐桌厨房,中粮集团打造大农业全产业链的雄心已久。
此前,中粮长期沉浸在成品粮、食用油和方便食品领域深耕,也大肆出手收购了五谷道场等诸多著名商业品牌食品生产商,在粮食领域一企独大,自成一系。
中粮种菜的产业布局最早始于2010年下半年。据消息人士透露,中粮在山东省已经委托了多家产业设计公司展开产业布局规划,初步也已遴选出了潍坊、烟台等地区作为种植示范区,计划大手笔投资、扩张。
中粮内部人士向记者证实,该集团在山东省内布局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无论蔬菜产业事业部最终是否成立,中粮种菜已经板上钉钉。
也许是巧合,中粮即将种菜的消息,恰恰是在国家前一时期大力调控蔬菜价格之后,才被记者获知。
但中粮最终通过什么方式来控制产业链集中度非常低的蔬菜生产环节?它如果要平抑市价,为国家积极发挥稳定价格的作用,那么,它的赢利点何在?届时,中粮集团会否成为享受国家蔬菜补贴的又一个巨无霸?
蔬菜与任何粮食作物相比,都堪称脆弱:“种植周期短、储存周期短、运输半径小、加工难度大、刚性消费强、折损率偏高”等诸多特点,使得蔬菜产业一直是种植业的一大雷区,即便在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商——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首席执行官丁俊洋看来,要想管理好蔬菜的产销运三大环节,比从事任何工作都难。
丁俊洋表示,无论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还是中粮集团,谁也无法破解“种植周期短、储存周期短、运输半径小、加工难度大、刚性消费强、折损率偏高”这几点特点,这也意味,中粮即便入围种菜,它所要走的道路,绕不开以上几大难点。
另一方面,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伴随城市化进程日益显现,中粮种菜的第二个疑问在于,谁给中粮提供土地让它种菜?
第三大疑点是,种菜作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谁为中粮种菜?中粮如果要提高劳动力报酬标准,会否拉高整个蔬菜种植业的劳动力报酬的预期?如果低了,劳动力资源何在?
北京东方艾格农业资讯公司的高旺等市场研究人士则认为,中粮如果仅仅以企业行为来诠释种菜之举,则对活跃蔬菜产业市场,平抑蔬菜价格极端行情会发挥巨大作用。但换个角度,如果中粮是以国家队身份出现,扛着国家补贴投入蔬菜产业市场运动,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招致市场预期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