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9663 34
2011-01-24
如题:
第4章 货币与通货膨胀

其中有一个经典的图,关于货币、物价和利率之间的联系。
货币供给和需求决定物价水平(没问题)
物价水平变化决定通货膨胀率(没问题)
通胀率影响名义利率,预期通货膨胀上升就使名义利率上升(没问题)
较高的名义利率减少了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由于货币供给量并没有变,所以,实际货币余额需求的减少就引起更高的物价水平(问题:
那是否意味着加息会使得物价上涨,这和现实有很大出入啊?)

请指教,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24 22:39:51
把书看得很仔细嘛,高手指正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4 23:44:45
qsbr 发表于 2011-1-24 21:18
如题:
第4章 货币与通货膨胀

其中有一个经典的图,关于货币、物价和利率之间的联系。
货币供给和需求决定物价水平(没问题)
物价水平变化决定通货膨胀率(没问题)
通胀率影响名义利率,预期通货膨胀上升就使名义利率上升(没问题)
较高的名义利率减少了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由于货币供给量并没有变,所以,实际货币余额需求的减少就引起更高的物价水平(问题:
那是否意味着加息会使得物价上涨,这和现实有很大出入啊?)

请指教,谢谢
注意曼昆假设了“货币供给量并没有变”这个条件,即m没变,通胀预期下,保持m不变的条件是实际执行的联邦利率(注意是名义利率)下降或不变,尽管你想减持货币,但是由于利率下降或不变,你不得不又保持,于是联储做到了曼昆假设的“货币供给量并没有变”这个条件。由于
mv=py,m不变,v,y不变,只能是p增加,直觉上想一想也是p增加。

较高的名义利率只是人们的感觉,人们的预期,若要保证前提条件--m没变,联储实际执行的政策是相反必须减息或者干脆保持目前联邦利率不变(即名义利率不变)。否则现实中若联储加息(即联邦名义利率提高了),假定联名义邦利率等于人们预期的名义利率,那么人们将减持货币导致m减小,可以起到维持价格P不变的作用。事实上如果极端理解的话,假定联储加息到100%或200%(极端的货币紧缩政策),你就看的更清楚了,什么结果,----------------货币紧缩啊,老大,此时物价P将下降的一塌糊涂。对应的是经济的停滞乃至大幅倒退,所以恶性通缩甚至比恶性通胀更可怕。你的问题是没区分预期利的率和实际的利率,没有区分预期的通胀和实际的通胀!!!!!!!!!
联储加息的目的本来就是控制你的预期的通胀,将通胀扼杀在摇篮中。

以中国为例,早该加息了他不加,助长人们的通胀预期,通胀预期直接得以实现,现在他丫的也得加了,呵呵

本例的重要之处在于它说明了通货膨胀的自我实现机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4 23:58:43
lz有两个错误。

第一,混同了物价水平的变化和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变化。

第二,货币市场的供求分析,旨在分析的是实际利率,而非名义利率。

第三,如果要用货币市场供求分析价格水平,这时必定采用的是货币数量论模型,这时,利率是无关于货币供求乃至物价水平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5 13:27:50
1楼说的“联邦利率就是名义利率,较高的名义利率只是人们的感觉“好像不对吧。
名义利率可以是商业银行的利率,或者国债的利率(曼昆提到的),不是人们的预期。
当只有名义利率上升,货币的持有成本才会上升,也就是说大家愿意存银行,同时企业贷款需求减少。此时M还是不变的,因为即使货币进入商业银行,也是可以贷到市场上去的,所以M没变化。
这样的话才能形成货币供给大于需求。你说的联邦利率如果是指商业银行存钱到联邦银行的利率,那么这个利率的变化才会改变M吧,我不太清楚美国的金融体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5 13:36:53
4楼,我写的推导都来自于曼昆的第5版的宏观经济学。
您说的第1点,我不知道错在哪
第2点,我认同
第3点,货币数量论模型是决定货币价格的影响因素之一,但名义利率会影响货币的需求,所以名义利率会间接影响到物价水平。如果名义利率和产生水平不变,物价与货币供给会成比例变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