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雷 发表于 2011-1-27 12:11
1 购买力评价理论有很多假设前提条件的
2 我觉得购买力平价理论主要用来判断各国汇率长期的相对走势的。它本身也没有说现实世界的汇率达到了绝对均衡的理想状态,只是在假设基础上给出长期走势的预测。
3就算按你的假设美元能在不同国家购买同样东西,难道就会没有贸易往来吗?美国人想看熊猫他们的动物园不进口在美国也买不到,中国人想做播音飞机要从美国进口吧,世界各国贸易分工,互通有无。我看世界越来越小之后购买力平价理论分析的效用还越来越强。(现实越来越接近其假设条件)。
我对经济学刚入门知道的不多,很想听听你说的汇率的本质是什么?
黄和霞 发表于 2011-1-26 20:07
看到书中经常提到所谓购买力平价理论,曼昆的宏观经济学中甚至说实际汇率曲线因购买力平价理论而极为平坦。我认为,这种说法,包括所谓的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完全错误的。
理由如下:
假定其是正确的,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每美元在每个国家能换回相同数量的东西,那我请问你,如果你是进口商,既然是每美元在每个国家能换回相同的东西,你还进口个鸟啊,费那事干嘛啊。所以我的观点是,与购买力平价理论相反,每美元在俩国家换回的东西价格绝对有差别,这样才能展开交换。
所以说购买力平价理论不仅是曼昆所说的较为粗糙的理论,我要更进一步说它是完全错误的理论,此模型完全没有揭示汇率的本质,只能起到误人子弟的危害。
黄和霞 发表于 2011-1-26 20:07
看到书中经常提到所谓购买力平价理论,曼昆的宏观经济学中甚至说实际汇率曲线因购买力平价理论而极为平坦。我认为,这种说法,包括所谓的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完全错误的。
理由如下:
假定其是正确的,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每美元在每个国家能换回相同数量的东西,那我请问你,如果你是进口商,既然是每美元在每个国家能换回相同的东西,你还进口个鸟啊,费那事干嘛啊。所以我的观点是,与购买力平价理论相反,每美元在俩国家换回的东西价格绝对有差别,这样才能展开交换。
所以说购买力平价理论不仅是曼昆所说的较为粗糙的理论,我要更进一步说它是完全错误的理论,此模型完全没有揭示汇率的本质,只能起到误人子弟的危害。
iooo 发表于 2011-1-27 14:49只能说你不明白购买力平价的本质。西瓜在郊区卖比较便宜,在市里卖比较贵,因此瓜农拉着西瓜进城卖。在你眼里,这是反驳一价定律的例子,但这通常被认为是一价定律发生作用的机制。你看问题的方式有问题。一价定律(购买力平价类似)只是说,无论在郊区还是市里,西瓜卖的的都是西瓜的价,土豆卖的都是土豆的价。黄和霞 发表于 2011-1-26 20:07
看到书中经常提到所谓购买力平价理论,曼昆的宏观经济学中甚至说实际汇率曲线因购买力平价理论而极为平坦。我认为,这种说法,包括所谓的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完全错误的。
理由如下:
假定其是正确的,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每美元在每个国家能换回相同数量的东西,那我请问你,如果你是进口商,既然是每美元在每个国家能换回相同的东西,你还进口个鸟啊,费那事干嘛啊。所以我的观点是,与购买力平价理论相反,每美元在俩国家换回的东西价格绝对有差别,这样才能展开交换。
所以说购买力平价理论不仅是曼昆所说的较为粗糙的理论,我要更进一步说它是完全错误的理论,此模型完全没有揭示汇率的本质,只能起到误人子弟的危害。
黄和霞 发表于 2011-1-27 15:31你说的文不对题,汇率意义上而言,城里人必须能自己产瓜,或者加上土豆,农村人必须自己产土豆,或者加上西瓜,两者才会有贸易,才会有汇率。当然为了讨论购买力平价理论,洒家像购买力平价理论本身一样,暂不考虑非经常性项目如资本项目套利率差或者其它汇率预期等等流动影响汇率的因素。iooo 发表于 2011-1-27 14:49只能说你不明白购买力平价的本质。西瓜在郊区卖比较便宜,在市里卖比较贵,因此瓜农拉着西瓜进城卖。在你眼里,这是反驳一价定律的例子,但这通常被认为是一价定律发生作用的机制。你看问题的方式有问题。一价定律(购买力平价类似)只是说,无论在郊区还是市里,西瓜卖的的都是西瓜的价,土豆卖的都是土豆的价。黄和霞 发表于 2011-1-26 20:07
看到书中经常提到所谓购买力平价理论,曼昆的宏观经济学中甚至说实际汇率曲线因购买力平价理论而极为平坦。我认为,这种说法,包括所谓的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完全错误的。
理由如下:
假定其是正确的,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每美元在每个国家能换回相同数量的东西,那我请问你,如果你是进口商,既然是每美元在每个国家能换回相同的东西,你还进口个鸟啊,费那事干嘛啊。所以我的观点是,与购买力平价理论相反,每美元在俩国家换回的东西价格绝对有差别,这样才能展开交换。
所以说购买力平价理论不仅是曼昆所说的较为粗糙的理论,我要更进一步说它是完全错误的理论,此模型完全没有揭示汇率的本质,只能起到误人子弟的危害。
农村西瓜运到城里卖包括的运费及其相应利润在考虑汇率时是极其不重要的一个因素f,曼昆也只讲到了不同价格的套利因素,而忽略了因素f。
所以如果讲汇率必须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的:城里人必须其瓜价格高于或者低于农村的瓜,而农村则反之。否则城里人还进口嘛呀。
iooo 发表于 2011-1-27 15:49
你再仔细想一下。贸易有时是以互通有无的方式进行的,比如城市人只会做衣服,乡下人只会种土豆,乡下人拉一车土豆去城里卖然后买衣服,此时一价定律是说,土豆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都是卖的土豆的价,而不是土豆卖衣服的价或者衣服卖土豆的价。
当然,贸易有时也可能只是跨期消费转移的体现或者不同消费品转移的体现,瓜农拉西瓜去市里卖,可能是因为在农村西瓜的供给超出了需求,而市里的需求没得到满足。瓜农去市里卖西瓜短期(静止的看)在现实,的确如你所说,可能是因为跑市里卖可以卖个更好的价钱,但长期而言(或者平均而言),瓜农去卖西瓜,更多的是因为他只有西瓜产出,但他还要穿衣服,不卖西瓜就要光屁股。或者今年是西瓜丰收,但将来可能歉收,要换点钱存着,以备将来的吃穿消费。
瓜农去市里卖西瓜这件事,会使市里“西瓜更贵”越来越缓和,这才是一价定律的力量。
黄和霞 发表于 2011-1-27 16:18iooo 发表于 2011-1-27 15:49
你再仔细想一下。贸易有时是以互通有无的方式进行的,比如城市人只会做衣服,乡下人只会种土豆,乡下人拉一车土豆去城里卖然后买衣服,此时一价定律是说,土豆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都是卖的土豆的价,而不是土豆卖衣服的价或者衣服卖土豆的价。
当然,贸易有时也可能只是跨期消费转移的体现或者不同消费品转移的体现,瓜农拉西瓜去市里卖,可能是因为在农村西瓜的供给超出了需求,而市里的需求没得到满足。瓜农去市里卖西瓜短期(静止的看)在现实,的确如你所说,可能是因为跑市里卖可以卖个更好的价钱,但长期而言(或者平均而言),瓜农去卖西瓜,更多的是因为他只有西瓜产出,但他还要穿衣服,不卖西瓜就要光屁股。或者今年是西瓜丰收,但将来可能歉收,要换点钱存着,以备将来的吃穿消费。
瓜农去市里卖西瓜这件事,会使市里“西瓜更贵”越来越缓和,这才是一价定律的力量。
"瓜农去市里卖西瓜这件事,会使市里“西瓜更贵”越来越缓和,这才是一价定律的力量。",你说的我知道,在超长期T时刻里,农村城市确实会价格趋同,在忽略贸易壁垒的情况下,那将是一个地球村,当然只有一个价格了。不过同时到那个天长地久的T时刻,也就不存在贸易的必要了[你还是不能理解部分国际贸易是不必借助于价格差异的,即便你和我都种小麦,一样的价格,我们依然可以有贸易,仅仅因为我今年小麦产的多,而你产的还少,不够吃],也就是说购买力平价理论实现之日,就是国际贸易消亡之时!!!!!!!换句话说,只要购买力平价理论对的,起作用,那么用它来解释的国际贸易就是不对的【购买力平价从来都不是用来解释国家贸易的,只是用来描述为套利而贸易的结果状态】,消亡了嘛。而只要购买力平价理论是错的,那么用它来解释的贸易就是对的,两国价格优势互补贸易嘛。所以说购买力平价理论和国际贸易根本就是我有你无,势如水火的关系。你既然不能否定现在国际贸易如火如荼的现象,那你只能牺牲下你心爱的购买力平价理论了[我批你的错误,不代表我爱购买力平价,或者我本人就认为购买力平价是关于现实的好的理论,我只是想让你知道,你的反驳理由,不是好的理由]。这就更看清了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个伪理论,自取灭亡的理论。
黄和霞 发表于 2011-1-29 12:34
汇率存在的前提是贸易,没有贸易就没有所谓的汇率(就算你老外参观长城(200RMB),你也是认为买进“参观长城”“的这个商品在国内无法买到(换句话说在国内是无价的),这两者就是”参观长城“这样一个商品在两国的价格差)。所谓农村城市瓜价格最终趋同(ppp理论的意思),只是贸易的结果,而非原因。某些人说了,一国土豆过剩,一国土豆不足,而且价格相同,也能贸易。这其实是不对的。看似是一种价格也可以贸易,其实这背后存在一个动态的机制:T时刻,价格相同,大家肯定不再贸易,T+t1时刻,甲国土豆有过剩趋势,显然优先在甲国国内市场买卖啊,那就会首先在国内有土豆价格上行的压力,土豆价格将上行,相反乙国土豆不足趋势首先将造成乙国价格有下行趋势,价格下行,这种价格上行和下行的压力趋势才使得贸易得以维持!!!!
针对两国一篮子商品而言,ppp理论或许是对的。但是ppp所谓的实际汇率根本没反应贸易的实质内容,是个冗余的概念。我认为有名义汇率,再加上比较优势理论就足够了,而且能够实实在在的感知,这才是解释贸易及相应汇率的王道。实际汇率只能是一个理解方便的辅助数学意义上的手段,而且极容易误导,很不令人满意。
黄和霞 发表于 2011-1-29 12:34针对两国一篮子商品而言,ppp理论或许是对的。但是ppp所谓的实际汇率根本没反应贸易的实质内容,是个冗余的概念。我认为有名义汇率,再加上比较优势理论就足够了,而且能够实实在在的感知,这才是解释贸易及相应汇率的王道。实际汇率只能是一个理解方便的辅助数学意义上的手段,而且极容易误导,很不令人满意。
sungmoo 发表于 2011-1-29 13:13个人以为,名义汇率容易观测,而且观测值相对确切;从可观测性上说,实际汇率确实是一个很麻烦的概念(两国一般物价水平及商品篮子的定义未尽相同)。实际汇率的“理论意义”成分更多一些(也更抽象一些)。黄和霞 发表于 2011-1-29 12:34我认为有名义汇率,再加上比较优势理论就足够了,而且能够实实在在的感知,这才是解释贸易及相应汇率的王道。实际汇率只能是一个理解方便的辅助数学意义上的手段,而且极容易误导,很不令人满意。
从可观测性上说,如果一个变量难于观测,检验与该变量有关的理论可能遇到困难。
(当然,不同的人对理论的前提及其结论是否“应该检验”、“如何检验”,等等,还会有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