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1005 0
2011-01-28
公司发布公告:预计截至2010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60%以上;  评论:业绩超预期源于收入和毛利率双双提升:公司2010年业绩预增在60%以上,超越我们之前预期的50%预增。
  公司在2010年主要业绩提升来自于销售收入和毛利率的双双上升。我们认为公司在风电上的确认谨慎性原则给销售收入的确认提供了较大的冗余空间。同时全年钢价水平保持平稳为毛利率提升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经营展望:未来两年25%以上的复合增长仍然可以期待;火电和核电将是2011年主要业绩推动力,规模效应将使得收入和毛利率双双提升:根据我们测算,公司目前在手订单约为近1500亿,其中大数上核电约为400亿、风电90亿、火电700亿、水电200亿。根据我们对东方核电订单和交付进程的测算,预计公司2011年核电总销售收入将达到100亿左右。同时火电也将达到交付高峰期。我们预计至少火电排产要达到2700万千瓦。在核电和火电规模效应以及产量进一步放大的情况下,预计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将有近1%的提升可能;风电发展面临考验只是暂时情况,公司已有充分估计:对于公司暂时在风电上遇到的困难造成下半年订单下滑的情况,我们认为这是暂时的。公司在风电整机上采取的谨慎性原则正是对此的一个充分估计,同时较大比例的坏账准备将使风险影响程度降到最低。需要注意的是公司正在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寻求技术和市场开拓上解决方案,比如公司在2010年底承接印度直驱整机2亿美金订单是寻求多角度市场开拓的例证。
  我们认为公司的优势便是公司行业内首屈一指的战略地位,这也将会为风电业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改良和产品结构调整,风电业务将会重回增长;出口市场是重要补充:我们不认为出口市场可以完全对冲国内火电装机的下滑,但是随着印度、东南亚等市场近两年开始的大规模电源建设,出口需求在未来2-3年内仍然将是重要补充领域。同时出口的装机结构也不仅仅局限于火电,风电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制造也有望获得一定比例出口市场;长期战略地位不可动摇:我们认为大型电源设备制造是中国的传统的优势领域。从大逻辑上的来看,公司作为我国电源装备制造的行业标杆性企业拥有其他整机企业所不具备的国内(和五大发电集团在火电核电上的合作)和国外(和印度、东南亚等国外电力公司出口合作项目)下游客户资源,并在政策上受到全方位的支持。
  所以我们认为从国家高端装备制造的战略角度出发,公司是值得长期跟踪和关注的;
  投资建议:基于对公司各个子业务的判断,我们上调了公司火电、水电的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10-2012年净利润为26,34和40亿,对应EPS为1.30,1.70和2.04元;我们认为公司在目前2010年20倍和2011年16倍估值的情况下是相对较为安全的品种。我们给予公司2011年22倍估值,对应目标价为37.5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