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东南亚煤炭出口趋少 中国煤炭进口贸易条件恶化………………….….3
• 由于国内需求旺盛,东亚地区主要煤炭出口国的越南和印尼今后将逐步降低出口额,越南
难以继续成为中国进口煤炭主要来源国
• 供给紧张加上需求快速增长将使东亚地区煤炭贸易环境迅速恶化,中国未来的煤炭进口形
势将面临严峻挑战
第二部分:国际原油推高煤炭价格 国际煤炭对国内存在持续价格传导机制………10
• 煤炭价格和原油价格的相关性从2006 年开始逐渐增强,我们预期高油价会继续带动煤炭
价格的上涨
• 从历史上看,国际煤炭对国内存在着持续的价格传导机制
• 中国煤炭进口需求增加和国际煤炭贸易的不断增加都将进一步强化这种价格传导机制
第三部分:能源跨区域调配仍将依赖煤炭运输 运力瓶颈可能推动煤炭进口……….16
• 我国现行的煤电跨地区调拨仍然以煤炭运输为主导,跨区域的输电量稳定在全国用电总量
的3%-3.5%,短期内用电力传输替代煤炭运输难度很大
• 铁路投资不足运力不足的瓶颈仍是制约煤炭有效供给的重要因素
• 随着山东、河南、安徽等省份产量增速下降,消费量增加,全国对晋煤的依赖程度也在加
深,运输仍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煤炭供求。可能导致部分地区不得不转向海外资源
第四部分:煤电产业链复杂,**应对电荒选择多样,煤电联动渐行渐远…………25
• **应对电荒威胁拥有多种政策选择的状况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煤电联动机制发挥作用的可
能,煤电联动机制的失效可能导致电力企业估值折价
• 地方**可能出台措施补贴电力企业 降低煤电联动实施概率
• 上调上网电价并补贴电网的政策操作难度较低,但仍属于一次性补贴政策,可能推高
2009 年电煤价格,电力企业收益可能十分有限
第五部分:英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成果存在争议………………………………………31
• 英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将发电和配电引入了竞争,并让买方/用户拥有真正的自由
选择权;而我国的配电市场化运作仍然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买方/用户难以获得真正的自
由选择权
• 英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成果存在争议,其效果与非市场化运作的其它欧洲国家相比效果不
甚明显
• 英国用10 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电力市场化改革,我国如果推行电力改革,也很可能分阶
段分步骤地进行,不会一蹴而就
第六部分:煤电联动失效影响电力企业长期估值 煤炭行业估值低于国际平均水平…40
• 我国短期内推行电力完全市场化改革以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煤电联动的可能性较小,电价
更可能受煤价推动出现一次性上涨
• 与产能规模相近的国际企业相比,国内煤炭企业估值水平偏低
......
以下省去52页,详见附件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