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光 发表于 2011-2-9 22:32
102# sungmoo
sungmoo 在这论坛版主中,你的理论功底最好,学术也做得很认真、很严谨。以前,你与我也辩论过这个问题,你说的理论我们都知道。
我觉得楼主的学术感很好,而也是你所缺乏的。如果凯恩斯生活在今天,我猜他也不会坚持说实物相等这类话了。发掘新话题有利于经济学的发展,就投资与储蓄均衡论来说,固守于产品层面上已无意义。
知识有如一棵树,换个角度观点就不一样了,知识的真正价值在探索。
(以下仅对马列光说。由于前面显然的原因,无意参与有关主楼问题的讨论。另外,需要指出一点:你我辩论过的问题,与主楼问题并不相同)
(1)既然一个问题中提到了“投资”与“储蓄”,显然就应该先把这两个概念的意义说清楚,这是讨论问题的前提。
(2)如果有人说“投资=储蓄”是某种“均衡”的条件,同样显然地,除了要先把“投资”与“储蓄”的意义说清楚外,还要说明,其中的“均衡”是何种意义上的。
这些问题尚未解决,还远谈不上“是否坚持实物相等这类话”。
(3)如果引入货币(一个理论抽象掉货币,并不代表理论建立者“不知道货币的存在”),其实也就引入了一系列复杂的假设。如果这些假设说不清楚(或者不肯说清楚),相关理论也不是“负责任的”。——本套帖中有一大段内容,无非要澄清引入货币(或者某种货币的“相当物”)后,究竟做了哪些假设。同样显然的是,货币(或者“相当物”)的引入,使得问题变得更复杂(具体可见前面的例子)。而对此
在分析前不肯
先想清楚自己采用的假设,个人确实没有此类“学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