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都是通过假释储蓄等于投资,从供给方面探讨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探讨各种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这样做并没有从根本上的说明经济持续增长内在机制;也没有说明作为市场的两极之一的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杨格在其经典论文《报酬递增与经济增长》认为,经济增长是报酬递增的过程,而报酬递增是分工不断深化的表现。杨格扩展了斯密定理,分工不但取决于市场需求,同时,市场需求又取决于分工,从而,分工一般地取决于分工,按照杨格的说法,这决不是同义反复,如果正确理解其含义的话,这意味着不断战胜走向经济均衡的力量的反作用力。在杨格这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展就是获取报酬递增的媒介。因此杨格写道:“持续的经济革命使现代世界与几百年前的世界相差如此遥远。但是把这一革命的主要作用归结与任何单个要素都是危险的。但是,是否有任何因素能比市场的不断开拓更有资格发挥这种作用呢?没有其他假设能把经济史和经济理论结合的如此一致”。杨格同时认为传统的供求----价格分析框架对理解经济增长没什么用处,他提出应从相互需求角度来理解,相互需求无疑是建立在萨伊定律基础上的,“一种商品的供给有少量的增加,就会伴随着与这种商品相交换的其他商品数量的增加。在这样的条件下,一种商品供给的增加是对其他商品需求的增加,因此也必须假定任何需求的增加必然引起供给的增加。因此,某一产业的增长率是以其他产业的增长率为条件的,但是,由于不同产品的需求和供给弹性是不同的,某些产业将比其他产业增长得快。”从杨格所主张的相互需求的角度,可以理解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特征,网络效用。
关于市场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机制,恳请各位高人各抒己见,后生我不胜感激。